导语:朦胧派诗人顾城杀妻事件在现代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为什么诗人顾城会这样杀妻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揭开的顾城杀妻事件的前前后后谜团,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诗坛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最耀眼的双子星之一,朦胧诗派代表性人物,顾城,在双子星中的另一颗星海子卧轨四年后于1993年10月份也轰然陨落。之所以是轰然而不是悄然,是因为他以及他妻子的死当时在国内诗坛乃至整个中国都引起了一片哗然,哗然中充满了叹惋和不解。尽管他们离我们而去已十余多年,而在顾城死后关于他以及他妻子谢烨的死因也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不喜欢凑热闹的孩子
顾城出生在一个诗人家庭,他的父亲顾工也是一个颇具名气的诗人。除了诗人这个身份外,他的父亲还曾在1945年参加新四军。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政治部文工团团员、第三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历任西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创作员、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解放军报》记者、总后勤部政治部文创作员。
除此之外,顾城还有母亲和一个姐姐。在顾城死后,有人猜测称是顾城母亲溺爱害死了他。根据是顾城对女性有一种天然的眷恋,纵然在孩子的成长中受父母的影响很大,但这多少有点儿强加罪名的味道,毕竟顾城在自杀的时候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将近不惑之年,况且在中国诗坛早已颇负盛名,早该具备了独立的思索行为能力。再说顾城在十三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跟随父亲下放到山东广北一个部队农场,等到回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十八岁到了成人的年龄了。
据比顾城大了两岁多的姐姐顾乡回忆说,顾城自幼天资聪颖,不到一岁在别的孩子还在母亲的呵护下的时候就学会了走路。而在他学会走路后,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走到离地不高的大穿衣镜前,对着镜子看自己。原来顾城从小就开始臭美了,这让其他那些不修边幅的文人骚客们情何以堪啊。而台湾文坛怪杰李敖也有此癖好,他宣称每当想找一个崇拜的人的时候,他就去照照镜子。莫非这是长满傲骨文人的通病?不仅如此,天赋异禀的顾城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
非同寻常的人总有着和常人不一样的性格,喜欢独来独往就是其中之一。上了幼儿园的顾城总是“不爱凑热闹”,每次顾乡去接他时,索性也就不在玩闹一起的孩子群中找他,因为她知道非同寻常的弟弟,不屑与他人为伍,总是热衷一个人躲在一边看树或者看蚂蚁,幻想着他的童话王国。
但是顾城虽说性格是孤僻了些,不愿凑热闹,但还算得上热心。姐姐顾乡回忆,从小博览群书的顾城,一次为了安慰受欺负的同学,居然给人家讲起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并得到了“故事”(顾事)的雅号。也许是小顾城故事讲得太好了,不少同学都想听,但当同学们围拢着想听他讲时,却又不容易听到他讲故事,因为他不习惯被围在中间。但是他又是内心充满表达欲是很想讲的,也很想有很多听众。
在渴望与外界交流和退回内心的无数次的徘徊后,顾城只好寻求姐姐当他唯一的听众。可是即使再忠诚的听众也不能一直守着他,当姐姐没空听时,无奈之下的他就进了别的屋子,隔着床一个人对着墙讲起来。或许这就是诗人的气质吧,独自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童话王国里,住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不为外界所动,只是幻想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看出顾城也的确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1974年顾城回到了阔别五年的回北京。回到北京后做过搬运工、锯木工、借调编辑等。在此之后,顾城的诗歌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期,在《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真可谓一个地地道道的“文艺”青年呵。1977年起重新进入纯净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一跃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而他之所以被称为朦胧诗派,是因为有人说他的诗太过于朦胧不容易懂。而且内容以童稚见长,因此又被誉为“童话诗人”。从中也不难理解顾城的诗为何难以理解了,因为那是他一个人的王国,他一个人的城堡,让他人难以靠近。到了1980年初,他所在单位解体,他也跟着失去了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
然而顾城留给人们的,总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一顶高高的帽子似乎是天生与他的头颅长在一块儿的,而他那双又大又黑的眸子则更是像两汪深不可测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