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

时间:2021-08-31

 课堂片断三:

  (我想问题是不是出在老师本身自己的状态上,所以在另一个班重讲时,决定在细节部分稍作改动,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精神状态的变化!)

  师(亲切地):大家最喜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潮?

  孩子们叽叽喳喳。

  大部分生表示:喜欢3、4自然段。

  师: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呢?

  生1:这部分写的潮特别有气势!

  生2:这部分写的潮特别具体、生动、形象。

  生3:这部分的语言也很优美!

  ……

  (孩子们找出了许多乱七八糟的理由!)

  师(高兴地):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这两个自然段,咱们就先来学习这两个自然段吧。

  (孩子们一听,眼睛都亮了,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的意见得到了老师的尊重。)

  师(微笑着):那现在大家就自读3、4段,你觉得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就努力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好吗?

  (学生们立即进入状态,放声朗读,个个读得主动、投入。他们都铆足了劲准备展示自己的风采呢。)

  (开始交流了。)

  生1: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他读得很努力,但气势还不够。我不动声色,没有直接点评他朗读的优劣,而是引领学生都来用手做做翻滚的动作,边做还边配上音——“呜——哗——!呜——哗——!”)

  师:浪怎么样?

  生(异口同声):大!猛!

  师(追问):两丈多高能有多高?

  生2:我知道,一丈等于三米多,两丈是六米多,我想,能比二层楼高吧?

  师(高兴地):你说得太对了!不过,告诉你们,两丈多,可能有三层楼那么高呢!全体学生:哇,这么高!

  师(兴奋地):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多么壮观!你们能读出壮观的感觉吗?

  学生争着起来读,个个读得津津有味。

  生1:我特别喜欢这一句——“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他读的声音仍然有些平直,感情不够充沛。

  师:观潮的人们从一大早就开始等啊、盼啊,终于听到了隆隆的响声,看到了潮水的影子。如果你就是观潮的人,此时的心情如何?你会怎样做呢?

  生2:我会兴奋地挥舞着手高喊:潮来了!潮来了!

  生3:我会拿起照相机赶紧拍照。

  生4:我会高兴的跳起来,向潮来的方向张望。

  (我让学生扮演观潮的人,想象模拟当时的情境。)

  师(高喊):潮——来——了——

  学生有的欢呼雀跃,有的下位张望,有的做拍摄动作……教室里热闹非凡。我又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沸腾”、“人声鼎沸”的含义。再让他们读时,大家都读得兴味盎然,语调富有变化,感情处理得当。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站起来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1:我喜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生2:我喜欢“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生:我喜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个句子!

  师(欣喜地):喜欢这句的举手!

  学生齐刷刷地都举起了手,我自己也把手举得高高的。

  师(兴奋地):再加上我一个,我也特别喜欢。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在下边也再准备一遍,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能把这种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