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

时间:2021-08-3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5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受益颇多。书中主人公保尔对革命事业坚贞不渝的崇高品质,改变了我胆小、懦弱、怕苦的性格。

  我是一个独生女`,家里每一个人都非常疼爱我。从小就怕苦、怕累、懦弱,有时为了一件小事甚至会哭鼻子。自从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懂得了:要想成为一个有成就、受人敬重的人,必须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保尔·柯察金是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长大的,后来他在战场上负伤,腿残废了,而且双目失明,人生中最不幸的灾难都落在他的身上。可他后来从伤残中振作起来,开始文学创作。从一个普通厨娘的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书中许多情节都非常感人。

  读着读着,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像保尔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战士,身上竟有比钢铁还要坚韧的意志。是什么力量在激励着他呢?是那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在召唤他、激励他创造奇迹。多么崇高的境界,多么坚强的意志,保尔的这种品质真令我震撼和鼓舞。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生命中多了一份无穷的力量,多了一份活力。从此,每当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都会以保尔为榜样。实在克服不了,我会拿这本书再来诵读,直到自己信心百倍为止。保尔的光辉形象激励我刻苦学习,不畏艰难,超越自我,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6

  你能做到为你伤口上药时也不喊一声痛吗?你又能做到被弹片打穿头颅后凭坚强的毅力活下来吗?也许你做不到,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保尔就做到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保尔·柯查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成为一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这本书赞扬了保尔在绝望的命运中仍坚强不屈,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和如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我非常敬佩保尔不畏病魔侵扰的坚强不屈的意志和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他在被弹片打穿头颅后不得不住进了医院,不管伤病怎么折磨他,他有多么痛苦也从不表现出来。他就是这样凭着坚强的毅力从死神手里夺回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毅力令我惊叹。他在身患重病、四肢瘫痪、双目也失明的情况下,还坚持文学创作。一开始,他想尽了办法,让自己能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出单词,但是写得很慢。当他把好不容易写下来的书邮到出版社的时候,邮件却被丢失了。在他的亲友的支持和帮助下,终于又重新写出了这本书,并取得了成功。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有着健康的身体,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有着好好学习的基础,可我还总是怨天尤人:为什么给我们布置这么多作业啊?为什么试卷的题这么难啊?……保尔一个全身瘫痪的人都能够成功;我,怎么能够被一些区区困难而吓倒呢?正如人们常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保尔相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唉声叹气、裹足不前呢?所以,我读了这本书后,再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保尔是如何用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于是,我就不再害怕它,然后认真地分析题意和条件,努力思考,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造就优良的素质,并有执着的追求和正确的生活目标,他才不会被生活所拖累,不会被不幸所压倒,他才会在苦难的熊熊烈焰中坚强起来,用坚强的意志去迎接挫折,去热爱生活,去充实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了我力量,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坚强不屈的意志,什么是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7

  夜晚,万籁俱寂,月光如牛乳般地倾泻到屋中,桌子上的闹钟滴滴答答地转向九点钟了。我坐在窗前,重温了一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故事中主人公的事迹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文章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以英雄形象勇于献身、拼命工作;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他永不言败,顽强生活……

  最让我感动的是,保尔死前,还告诉我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只有一次。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民解放而斗争。

  读了这本书,我想到了我自己,这让人感动多么无地自容啊!常常遇到困难时,我不是努力想办法去克服,而是退缩或绕道而行。有一次我做作业,发现有一道题目没有讲过,自己做了好几遍都无法攻克这只“拦路虎”。我转念一想,哎!反正明天老师会讲解的,就先放在一边吧。这时,我的脑海中想起了保尔·柯察金永不言败,酷爱学习的精神形象。我不禁惭愧起来,连忙拿起笔刷刷地做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答案终于被我计算出来了,一般自豪感涌上我的心头。

  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人要有毅力,否则一事无成。”是啊!每个有志气的少年,都应该有培养自己的毅力。人生的道路总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挫折,你要毫不气馁,勇敢地前进,在困难和逆境时要能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因为任何一项成绩的实现,都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人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执著的追求。我愿做一个百折不饶的成功者,未来的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8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大漠胡杨。——题记

  曾读过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自此便对杨树怀有崇高的敬意,总想亲眼一睹杨树的风姿。

  近日,抱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迷失在保尔柯察金那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伟大志愿中,为他那钢铁般顽强的斗志,坚定的革命信念,无比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的大无畏精神感动,对他的不幸遭遇深感同情。

  细细体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同时,有股似曾相识的思绪涌上心头,我不禁想起了茅盾先生笔下那迎风威挺的杨树,心里纳闷着:两个不同国度的人,怎么歌颂同样的精神?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而且,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而今,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

  “胡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以强大生命力闻名,素有‘大漠英雄树’的美称。”

  一次不经意的游逛,我竟与自己期待已久的杨树邂逅相遇,并认识了胡杨。

  品味着描绘胡杨的语句,心里蓦然冒出一个想法:这是在描写他——乌克兰人民、保尔柯察金俄罗斯人民的心中的偶像和楷模——保尔柯察金。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保尔柯察金——奥斯特洛夫斯基,正是那种活着,被人民记在脑子里;死后,被人民刻在心上的英豪。正如他自己所言:“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已经不在人世的时候,他还能以自己所创造的一切继续为人们服务。”

  他——保尔柯察金,虽然身体有缺陷,却没有在死神面前退缩,依然顽强地活着,顽强地搏斗着。

  正如小说里说道:“那颗因病痛折磨疲惫而憔悴的心,又注入了新的活力,怦怦地欢跳起来。……是啊,病魔的枷锁被粉碎了,他又信心百倍地拿起新的武器,神采焕发地投身于革命队伍,他又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又揭开了崭新的一叶,生命有奏响了新的进行曲!”

  是的,保尔柯察金,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