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范仲淹诗歌之“清”(2)

时间:2021-08-31

  三、范诗之“清”

  1、清淡平易的意境

  有学者认为宋诗清淡平易的风格源于梅饶臣、欧阳修等人,而事实上,在此之前的范仲淹以清为美的诗歌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唐音而入宋调,使文学意境进入崇尚清美的时代。[3]他的诗作克服了宋初白体余风浅陋的弊病,摒弃了晚唐体诗人工细纤小的特点,表现出淳朴闲淡、真切朴质、淳厚和静的意境。他的诗歌创作为欧阳修、梅尧臣等人诗歌革新拓宽了发展空间,有利于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引导当时朱诗向平淡简约方向发展。[4] 比如代表作《赠钓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用寥寥数语,没有任何繁复用语的雕琢,用清新的话语,清疏的意象,营造着清灵的意境,留出无限的想象空间,形成强烈的艺术张力。[5]

  2、清醇至极的意象

  范仲淹诗中用得最多的意象是清风,清水与明月。意象的选择,凝聚着作者主体的情感,蕴含着诗人的人格精神。[6]在范仲淹诗歌中,写水之作不下十首,比如《 瀑布》: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在这首诗中,范仲淹发掘出瀑布内在的高洁品性:发源时清高孤洁与一般流水不同,下山时不屈曲蜿蜒而是直而不折。这就明白地折射出诗人自己清直刚正不挠不折的人格理想。综观范诗中的水,既无“ 落花流水春去也”之哀,也不体验“ 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时空意识,只是寄托自己清白纯洁的心灵。此外,松树也是范仲淹诗歌中体现其清醇意象之物。松,具有刚劲坚韧的品质。孔子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成为了中国士人的人格象征。范仲淹追慕圣贤,诗里写松达14处。比如《松》:“萧萧远韵和于乐,密密清阴意在人。高节直心时勿伐,千秋为石乃知神。”范仲淹甚至把苏州祖宅命名为“岁寒堂”,把堂前两棵松树起名为“ 君子树”,写出了这样的诗句:“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天骄向庭户,双龙思霹雳。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有声若江河,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树,对之每前席。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在这首诗中,“ 清德”是不以色泽外矜,不惧雨雪,始终保持清劲本色不变,也就是小序中所言的“持松之清,远耻辱矣;持松之劲,无柔邪矣”。它是重个体人格完善的诗人人格理想,是夫子自道,还进而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3、清淡流畅的用语

  范仲淹诗歌的用语清淡而流畅,自然而无雕饰。例如《 诸暨道中作》一诗:“林下提壶招客醉,溪边杜宇劝人归。可怜白酒清山在,不醉不归多少非。”其用语的清淡不仅反映在“溪边”、“清山”之中,更体现在最后一句“不醉不归多少非”,这句话虽浅易如乡间俚语,却最具神韵。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对纷繁世事的闲适之意,以及欲醉而不能的遗憾,似淙淙流水泠然而出,细细掬之,回味悠长。在《潇洒桐庐郡十首》,范仲淹写道:“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新雷还好事,惊起雨前芽。” 最后一句中的“惊”字将人的心理活动准确细腻地摹写出,堪称点睛之笔,用词清新自然,明白如话,仿佛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别具风味。在《听真上人琴歌》一诗中,范仲淹写道:“ 乃知圣人情虑深,将治四海先治琴。兴亡衰乐不我遁,坐中可见天下心。感公遗我正始音,何以报之千黄金。”通过直白无比、清淡无比的词句,范仲淹把琴与治理天下联系起来,用语虽然清淡,节操却让人赞叹。在其描写竹的诗《 寄题孙氏碧鲜亭》中:“ 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清风乃故人,徘徊过此君。泠泠钧天音,千载犹得闻。应是圣贤魄,钟为此标格。高节见直清,灵心隐虚白。”范仲淹又在清淡的话语中融入了其高级的审美情趣和人格精神。  四、小结

  清的原始意义指水的澄澈,后来范围扩宽,向外延伸至整个宇宙自然界,向内虚化为人的气度、风格、精神面貌,构成一个宏大的意义单元。这一意义单元在范仲淹诗里的构建,不仅仅是靠该字出现的频率,更重要的是诗歌意象之清淳,境象之清空,用语之清淡。范仲淹以“古仁人之心”为号召,超越传统文士悲喜心态,提出崭新的忧乐观,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诗歌里就表现出以清风明月为美的审美追求,对宋诗特色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对当时诗歌革新运动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苏轼.答谢民师书[A]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46[M]四部丛刊本。

  [2]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3]吴楠.浅析范仲淹诗歌中的“清风”“明月”意象.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6,5:7-8。

  [4]陈柯.范仲淹对宋诗革新发展的贡献.宁夏大学学报.2004,5:52-57。

  [5]张廷杰.宋词艺术论.研究出版社,2002版。

  [6]王立.心灵的图景.学林出版社.199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