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略范仲淹(6)

时间:2021-08-31

  春老未还家

  在西北边境战事平定后,仁宗终于看到了谁才是治世能臣,他调范仲淹回京就任枢密院副使(中央军委副主席),并让其迅速拿出改革方略,于是历时仅一年的庆历新政开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方略分十个部分,其宗旨便是剥夺旧有的腐败官僚的一切权利,还社会以公平、公正。但由于遭到旧官僚的拼死抵抗以及仁宗态度的摇摆不定,使得庆历新政最后无疾而终,范仲淹再次被贬。即使这样,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初衷未改,他在地方执政期间仍推行变法,为百姓造福。他是中国第一个设立基金会以帮助穷困百姓的人――1049年,他在杭州做知州时,将全部积蓄拿出来购买田地,并请专人负责管理,收入自己分毫不要,全部用来救急附近的穷苦百姓。这一做法感动了全国百姓,均以“圣贤”而尊敬他。

  当年范仲淹在构筑完大顺城返回途中,便感到自己身体的每况愈下,曾写诗道“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可见他当时是多么希望回到家乡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旅途啊。可天下间的事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呢?范仲淹也知道这个问题的无解,但他要凭着自己的一腔浩然正气为这天下做完自己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为天下百姓谋取最后一份福利。

  小诗中见大道理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小诗是范仲淹晚年所作,词语朴实无华,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发人深省。

  往来的游客(即历代执政的官宦贵族),只喜欢鲈鱼的鲜美(只知道享受荣华富贵),却哪里知道打渔的人驾驶着一叶小舟,为了生计而与风浪搏斗的艰辛啊(装作不知道或根本不顾及劳苦百姓的艰辛)。

  从范仲淹的这首诗中,我们能体会出作者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感,能从奢侈的享受中看到百姓的劳苦便已殊为不易,而范仲淹更是借此诗劝诫(由于社会形势的原因,也只能是劝诫)当权者能体会到百姓的疾苦。

  在范仲淹看来,政治家、文学家的光环,都只是为了自己毕生的信念服务罢了,而他的信念又恰恰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注定了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明知道这个信念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困苦与悲伤时,仍义无反顾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这就是后世的我们为之敬佩不已的范仲淹。我想,他并不在意后人对他的评价,政治家也好,文学家也罢,甚至颇有争议的军事家都无所谓,因为他站在了道德标准的更高层面上――为了华夏百姓的幸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从这个角度看,范仲淹是否被后世评价为军事家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