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全诗赏析

时间:2021-08-31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全诗以登乐游原起兴,以望昭陵戛止,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是一篇难得的佳作。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前言】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此诗先说自己才华平庸,喜欢如孤云般自在,如和尚般清净,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意趣;然后写自己临上任前对长安的不舍,回望唐太宗的昭陵,表达了想出守外郡为国出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全诗以登乐游原起兴,以望昭陵戛止,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注释】

  ⑴吴兴:即今浙江省湖州市。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⑵“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⑶一麾:旌旗。

  ⑷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翻译】

  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我愿手持旌麾去吴兴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

  【赏析】

  在唐人七言绝句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