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将离长安到吴兴(今浙江湖州)任刺史时所作。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训练。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①

  【唐】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②。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③。

  【注释】

  ①这首诗是作者于宣宗大中四年(850)将离长安到湖州(即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任刺史时所作。吴兴:唐郡名,即今浙江省吴兴县,隋代改称湖州。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②清时:清平之时。味:指悠闲的兴味。③把:持、握。麾:古代指挥用的旌旗,这里指出任地方官的符节。江海:指太湖,吴兴滨临太湖。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在今陕西省醴泉县九峻山。

  【参考译文】

  在这清平之世,我尤其喜爱孤云和闲静的和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正是无能的缘故。我想手持旌麾,远去太湖,在乐游园上独望昭陵。

  【文学常识】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县(今西安)人。有“小杜”之称。诗风清丽豪爽,尤以写景的抒情绝句见功力。

  【阅读训练】

  1.首句“反见其意”:“清时”是指_____,“无能”是指________。

  2.第二句写自己喜爱“闲”、“静”,以孤云之闲表现_______,以和尚之静表现_______。这一句是对第一句中“______”的注解。

  3.第三句是“转”,写自己在京城抑郁无聊,很想______。

  4.,末句写登“乐游原”所望。只写“望昭陵”是因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