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杜甫阅读及鉴赏

时间:2021-08-31

  篇一:月夜杜甫阅读答案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

  【诗文解释】

  今天夜里鄜洲的月亮,在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看见。远远想起家中可怜的小儿女们,还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妻子站久了,雾气一定润湿了她的头发,清冷的月光照在手臂一定会觉得寒冷。什么时候才能一同倚着轻薄透明的帷幔,月光一同照着我们两个人,把泪痕拭干。

词语解释】

  闺中:内室,这里指妾。

  解:懂得。

  清辉:月光。

  双照:互相照见。

  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怜:爱。未解:尚不懂得。

  3.夜雾本无香,香从妻子的云鬟中散出;凄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显得寒凉。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4.虚幌:透明的窗帷。双照:与上面的 独看 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诗文赏析】

  公元七五五年,安禄山勾结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第二年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唐玄宗仓皇逃到了四川。七月唐肃宗李亨即位,杜甫在投奔唐肃宗路上被叛军抓住,因为官小,看他破衣啰唆,就把他撵出了军营。回到住处以后,看到城中破堪的样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强烈地思念妻儿,写下了这首名作。

  诗人望月想念家中的妻子,充满了深情也满怀忧虑与辛酸。这无尽的思念与盼望能双照泪干的愿望正揭示了离乱带给人们的痛苦。这首诗描写形象,情深意切。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笔,一入手应该写 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 。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然动容,神驰千里,直写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 独看 呢?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 忆长安 ,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 忆长安 啊!用小儿女的 不解忆 反衬妻子的 忆 ,突出了那个 独 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 怜 字, 忆 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 今夜 、 独看 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 今夜 的 独看 ,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 同看 和未来的 同看 。未来的 同看 ,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 同看 ,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 同看 鄜州月而共 忆长安 的往事吗?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 同看 鄜州之月而共 忆长安 ,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 独看 鄜州之月而 忆长安 ,那 忆 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 忆 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 忆长安 ,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 独看 鄜州之月而 忆长安 , 遥怜 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 怜 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可是,杜甫又怎能不念呢?!从小孩的 不念 更能体现出大人的 念 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 忆长安 。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双照 而泪痕始干,则 独看 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 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 ;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 独看 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 双照 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 独看 、 双照 为一诗之眼。 独看 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 独看 鄜州之月而 忆长安 ,而自己的 独看 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 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 今夜 的 独看 ,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 虚幌 (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 何时 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 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 何时 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