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燕子来舟中作》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时间:2021-08-31

  《燕子来舟中作》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在长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五十六字,极写漂泊动荡的忧思,看似咏燕,实是慨叹诗人的茫茫身世。此诗是杜甫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一篇诗作,已经淡去了早些年强烈的时代和政治主题,而弥漫出一片萧索、苍凉、悲怆的身世之慨。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 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 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 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 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释:

  ⑴朱瀚题注:孤舟漂泊,惟有燕来,命题感慨。

  ⑵湖南:这里的湖南指长沙,因其位于洞庭湖之南。动经春:已经经过了几个春天。

  ⑶燕子衔泥:燕子为候鸟,所以每年都要衔泥筑巢。王嗣奭:出峡已三春,而客湖南则两春也。

  ⑷这句里已经有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影子。

  ⑸社日:古代春秋两次祭社神的日子,通常是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春分、秋分前后)。远看人:远远地看着人,一说为远来看人。

  ⑹君:指燕子。处处巢君室,实际上也就是居无定所,所以说“何异飘飘托此身”。

  ⑺此句为杜甫自述。“飘飘托此身”的含义,犹“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2]”(《旅夜书怀》)。

  ⑻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此句可参看“樯燕语留人”(《发潭州》)。

  ⑼巾:手巾。这两句是说,燕子来到舟中,暂歇船樯,喃喃细语,马上又起身飞去,穿花贴水,徘徊顾恋,令作者不禁流泪。

  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此时作者滞留湖湘,以舟为家。此诗写于从岳州前往潭州途中,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同意。本诗以燕子为歌咏对象,实际上句句关着自己的茫茫身世,这样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

  2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写燕子的形象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请就后三联作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作者凄楚、悲怆的漂泊之感。作者运用想像和拟人等手法描绘了燕子的疑惑不解,居无定所、天涯飘荡和多情眷恋。诗歌既有燕怜人,又有人怜燕,人燕浑然一体。凄楚悲怆,感人肺腑。 (作者写燕子,先描写燕子冬去春来,忙于衔泥筑巢,点明了诗人留滞湖湘,以舟为家;颔联运用想像和拟人描绘一只疑惑的燕子,通过写故园相识的旧燕,正凄然而又疑惑地看着自己,写出了作者流浪他乡的沧桑变化。颈联描绘的是燕子的居无定所、天涯飘荡,诗人对燕子的悲悯,实际上是对自己漂泊处境的自怜自惜。尾联描写燕子的多情:小燕子为了安慰我的寂寞,翩然飞来,暂歇船樯,它不忍离去但为了生计又不得不离去,穿花贴水,徘徊顾恋,令诗人老泪纵横。燕子的同情深深地写出了作者生活的凄惨。本诗句句咏燕,但是又是句句关连着自己的茫茫身世。体物缘情,浑然一体,使人分不清究竟是人怜燕,还是燕怜人,凄楚悲怆,感人肺腑。燕子实际上就成了诗人自己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