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圣杜甫的饮酒史

时间:2021-08-31

  李白是诗仙,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李白能够酒后作诗,杜甫也不例外。

  饮酒史对于诊断有着重大价值,对心脑血管、营养代谢、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疾病的病因和诱因,常能提供有益的线索。因此现代医生在询问病史时,会详细了解饮酒的时间、量,甚至酒的种类。杜甫嗜酒,丝毫不亚于诗仙李白,他的诗里有大量的例证。

  《题张氏隐居二首》之二:“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这首诗大致作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杜甫时当25岁,正与大诗人李白、高适一起,“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诗中张氏究为何人,并不重要,正如钱谦益高见“正不必求其人以实之。”他是杜甫的好友,说是隐居,倒像开了个农家乐山庄,庄里养鹿,水池里鲤鱼成群,果园梨子吃不完。二人经常见面,喝酒自是常规节目。酒圣杜康姓杜,杜甫引为祖,视酒亦为杜家事,实不必劳朋友相劝,自会尽兴也。喝得微醺半醉,骑在马上浑不知山路之险,这种美妙感觉就是杜甫后来在《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必愆佳期走笔戏简》中所说的“身过花间沾湿好,醉于马上往来轻”,尚不到《饮中八仙歌》所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的程度,非酒国高手是体验不到的。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首诗也是写于漫游齐赵之际,画尽李白狂荡不羁的性情。但郭沫若对此诗有独特见解,他认为人们不单未注意到第一句中的“相”字,更忽略了杜甫其实“同样好仙,同样好酒,同样‘痛饮狂歌’,同样‘飞扬跋扈’。”喝酒不必论,杜甫一向给人印象是文质彬彬道貌俨然的,实际上“飞扬跋扈”起来毫不逊色,比如他自称“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今夕行》中记叙在咸阳客舍无聊,敞开衣服和人赌博时“凭陵大叫呼五白”、自称“英雄”、“家无儋石输百万”;狂傲到老不变“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等等。因此,《赠李白》决不是“李白一生小像”,而是李白与杜甫的双人合像。这幅像中“痛饮狂歌”摆明和李白一样是酒鬼形象。同时期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有“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似也证明两人是同等级别的酒徒酒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