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杜甫的一些真相(2)

时间:2021-08-31

  艰难求职的杜甫

  杜甫于24岁那年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忤下考功第”,文章不合时宜而落榜。36岁时,再次参加朝廷临时增设的恩科考试,权相李林甫制造了“野无遗贤”的盛世假象来奉承皇帝英明,参加者无一人中试。

  长辈离世,儿女出生,杜甫不得不负担起家长的责任。为了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为了保住“奉儒守官”家族的面子,为了活命养家,杜甫只好到首都长安跑官(方式是到上流社会的圈子,结交达官贵人,赠诗送文,希望他们推荐提拔自己,不像后世的送钱送房送古董),“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奔走权贵之门而毫无结果。在长安漂泊十年,没有谋到一官半职,终于一家陷入贫困,“卖药都市,寄食友朋”,靠卖药和朋友救济养家糊口,压力山大。39岁时,杜甫成为预备干部;43岁时,才成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个看守甲仗兵器、管理门禁锁钥的八品官。

  但这个仅能解决酒钱的小官职,很快就因为安史之乱叛乱攻占长安而结束了。杜甫历尽艰险,逃出城外,像个乞丐似地千里投奔唐肃宗,当上了左拾遗(约相当于处级纪检监察干部),可不久又因为替打了败仗的将领说话,被皇帝贬出京城做地方小吏,但微薄的俸禄在战乱、天灾、物价飞涨中无法糊口,一年后只好弃官了;跟家小团聚,找了个地方去隐居,去了后却发现根本没法活,全家差点饿死,只好全家翻山越岭去了成都,暂得安居,并因当高官的朋友关照,获得了工部检校员外郎(约处级编外干部)的官职。

  情圣杜甫

  梁启超《情圣杜甫》中称杜甫为“情圣”,“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是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震一荡地打到别人的心弦上。”

  杜甫的诗不只是史诗,更是情诗。这首先在于对世情的表述之精确动人。杜牧说:“杜诗韩集闲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但不仅于此,对于饱经人生忧患的中老年人则更是容易共鸣(尤其是国家危急时刻),从宗泽、陆游文天祥到康有为都被感动得泪水哗哗地流。

  杜甫对朋友非常重情义。他为朋友流泪、担忧,与李白的故事历来传为美谈。杜甫十分同情穷苦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高的境界!“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清朝袁枚《马嵬》)。他对下层社会的歌姬舞女也充满柔情,数有诗咏,欣赏其才艺,尊重其人格,同情其遭遇,而不居高临下或举止猥琐。

  杜甫对妻子儿女、兄弟姐妹的亲情极其动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妻儿待我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杜甫心地善良,对弱小动物都有感情,否则写不出这些句子:“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