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登高》教学设计(5)

时间:2021-08-31

  【设计思路】选择这个问题的理由是,从它的问题陈述以及参考答案对学生均具有启发性,参考答案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是多维的、有层次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2.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

  参考:

  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沉郁”,是指思想情感上的丰富深厚;“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曲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杜甫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设计思路】让学生再次体会杜诗艺术和思想的精妙。

  (六)能力提高

  播放朗读视频,再次整体感知。

  (七)拓展训练

  时空对话“我有话对老杜说”。

  【设计思路】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问题前提是“老杜可不可怜”。大体思路:杜甫的诗歌成就,忧国忧民的情怀;剥掉诗人光环,还原重阳节独自登高的老人形象,给予人文关怀(重心)。  七、板书设计

  风 天 猿 渚 沙 鸟──孤独哀伤

  写景: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韶光易逝

  一切景语皆情语

  悲秋作客多病登台──漂泊孤苦

  抒情:

  苦恨霜鬓新停酒杯──忧愤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