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实用优秀教案(2)

时间:2021-08-31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朗读感知:组织学生自由阅读全诗,初步感知诗句

  2、情境感染: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视频剪辑。3、正音。教师对照视频里的读音纠正,提醒重点字词,字音。

  三、把握诗歌情感主线

  (一)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曹操的《短歌行》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曹操“对酒当歌”,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

  四、分析诗人的情感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忧”

  这首诗第一句就颇有气势。对酒当歌,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几何\",分明是感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

  明确:忧。忧人生之短。而且短得就像朝露。 板书:光阴易逝

  师: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 生:酒。

  师:对。民间有“借酒浇愁”的说法。可是酒真能解忧吗?当然不能。李白说过:“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忧人生短暂,酒并不能延长人生。那么感到人生短暂,只能从自身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有一个问题是,同样意识到人生短暂,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

  及时行乐 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无名氏——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积极进取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陆游——镜中衰鬓已先斑。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师:曹操看到人生短暂,曹操持何人生态度?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2、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问: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

  师: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