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不违,永筑人生——读《弟子规》有感_读后感(4)

时间:2021-08-31

大道不违,永筑人生——读《弟子规》有感_读后感12

  从小就跟着妈妈或者录音机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篇章,当时我并不理解其中的道理。那时候背过的现在也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弟子规》当中的一些章节我还记得很清楚,因为做了学生后悟出了些其中的道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先学会做人,再去好好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成绩不错,还很多才多艺,别人都很羡慕他们,他们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平时对待家长,同学的态度就非常傲慢、恶劣。长大后这些同学成了“龙”或者成了“凤”,却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既不孝顺,也不会与他人好好相处。这样的同学能算是好学生吗?值得我们去羡慕和学习吗?

  《弟子规》还告诉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只要是人,都应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包括不久前的日本地震,使多少小朋友一夜之间无家可归,又让多少家庭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那一幕幕唤醒了无数人的爱心。一个人的爱算不了什么,千千万万人的爱汇集到一起,就像条条小溪汇成了辽阔的海洋。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爱,让我们在几年后又见到了重新建设后的新汶川和那里的一张张笑脸。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是对我们最有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除了要集中精力,眼睛看,嘴巴读,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坚定的信心。我们在学习上经常犯一些不该犯得错误,明明可以做对但偏偏要出错,其实这就是“心”没到,“信”不足,学习的四个基本条件缺了两个,我们怎么能做得好呢?大人们常常说我们心浮,说我们马虎,也是这个道理。

  《弟子规》里蕴藏许许多多的道理,教会我太多太多的东西,懂得这些并不难。“学贵力行”,学一句,我们就要做一句,把这些准则用到学习、生活中,还需要我不断的努力。

大道不违,永筑人生——读《弟子规》有感_读后感13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著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孔子,给他的学生起的,也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我比较深刻的句子是“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我还听过这样的故事:宋濂是我国明朝著名的大学问家。在他20岁时,他去请教一位前辈。老师正在授课。看到老师没有注意到他,宋濂就恭敬地站在那里,不懂的问题,也像别的同学一样发问;有时老师被问得不耐烦,就大声呵斥他,可他却低头接受,脸上没有任何不悦的表情,也没有反驳老师的观点。后来,宋濂从老师那里学习了更多知识,比其他同学收益都大。在生活当中,我们在路上遇上长辈,应礼貌地上前问好。当长辈没有要说地事情,打算离开时,晚辈应该恭敬地退后站在一旁,等候长辈离去。宋濂也是一个好例子。

  还有“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在这里,我奉送大家一句:言而无信,万事皆虚。

  自从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后,我感觉到多读一些书对我们在言行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我想,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弟子规》等各种有益的书籍,争取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大道不违,永筑人生——读《弟子规》有感_读后感14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人生百态,万物更迭,周而复始。要想在这亦真亦幻的纷纷扰扰、分分合合之时,凭一己之力求得在龙争虎斗、尔虞我诈之中的一席之地,靠的就是这举重若轻、不可或缺的规矩。纵观千古,有多少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得天独厚的一表人才之人,在“万事皆备,只欠东风”之时因疏忽了规矩而因小失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又有多少人因对规矩的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最终自取灭亡,自食其果。“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世事难料的人世令我们“欲辨已忘言”,也更需要我们能拥有大道不违、“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

  《弟子规》更是用民心所向、深入人心的笔触,将我们一生所要善始善终地遵循的举足轻重的规矩,都滴水不漏地叙述得一清二白,朗然入目。而它苦口婆心、头头是道地讲述的这些,正在被现代社会的人们所随心所欲、若无其事地淡忘,而这些也恰是现代社会最为弥足珍贵、求之不得的,是人们成名成家的锦囊妙计,可谓是字字无虚,一字千金。“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不知大家有没有望穿秋水地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土生土长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中原大地,也同样经受过规范教育的熏陶与洗礼,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就在也不能出现第二个孔子,就再也没有人能将“圣人”的思想精益求精、炉火纯青地去升华,去革新?就是这被人们熟视无睹的规矩让我们与前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当我们心平气和、气定神闲地瞻仰孔子,研究他所倾尽毕生的学说与思想,你会发现,他所针砭时弊、扬长避短的一切都不是信口雌黄、空穴来风的,都是建立在“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规矩上。由此可见,《弟子规》中所一字一句地讲授的为人处世的规矩,足矣铸就我们一生的兴衰荣辱。

  现如今“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的社会,规矩到底是无关紧要、无足轻重,还是遗之千金、关乎一生。孰轻孰重,真该让“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大家“三思而后行”了。孔融让梨,靠的就是“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的亲友之间的规矩;刘备之所以能在群雄并起、烽火连天的乱世,拥有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西蜀江山,归根结底就是义无反顾地遵循着“泛爱众,而亲仁”的求贤若渴、仁者爱人的规矩。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规矩。在家我们需要规矩;在外我们需要规矩;在兄弟姐妹面前我们需要规矩;在师长面前我们更需要规矩。有了规矩,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尊老爱幼,如何礼贤下士,如何谦逊识礼;有了规矩,我们才能学会如何尊敬他人,如何帮助他人;有了规矩,我们能在浑然不觉之中规范自己,让自己能真正意义上的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有了规矩,我们才能不虚此生,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华光异彩。

  学会品读《弟子规》,更要学会神往倾心地感悟规规矩矩的人生。让我们用这画龙点睛的规矩,为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大道不违,永筑人生——读《弟子规》有感_读后感15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我看了之后受益匪浅。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做人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自己要虚心地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做到人人平等……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要遵守诚信,万万不可食言。这让我想起了《袁氏世范》中的一句话:“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也不能少给;与别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这句话说的多有道理啊!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曾子杀猪》的故事。主要讲了: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苦恼不已,妻子许诺孩子回家杀猪,做红烧肉给他吃。妻子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连忙阻止,说是和孩子开玩笑的。经过曾子的劝导,妻子把猪杀了做了红烧肉,这件事便在这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同时,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语文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有一天,宋庆龄要去爷爷家玩时,想起答应小珍的事。本来她很想去爷爷家,因为爷爷答应了她送她一只鸽子。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宋庆龄她拒绝了去爷爷家,尽管父母也劝她可以第二天去跟小珍道歉,但宋庆龄还是拒绝了,在家等小珍。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大道不违,永筑人生——读《弟子规》有感_读后感】相关文章:

1.读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有感

2.读弟子规的有感

3.读《弟子规》有感 

4.读弟子规有感

5.读《弟子规》有感

6.弟子规的读有感

7.读柳永词有感

8.读弟子规有感3000字

9.读弟子规有感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