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最彻底的管理方法

时间:2021-08-31

  随着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原有的以西方为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开始逐渐恢复东方色彩。这在企业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很多企业,特别是民族企业,开始加快了企业文化重组的步伐,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弟子规》开始进入企业家的视野。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一直以来,《弟子规》都被誉为是入学儒家典籍的基础,是孔子关于如何规范人性教育的总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劝诫人们如何弃恶从善、成就圣贤的经典解读。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由于《弟子规》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精髓,又易懂且便于落实,所以一些企业开始在公司内部组织员工学习《弟子规》及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很难想象,当《弟子规》在被纳入民族企业文化建设之后,不仅使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更为民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自信。

  那么,从现代企业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全书仅1080字,列举113件日常生活小事的《弟子规》到底拥有怎样的管理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