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如何帮助我们认识自己(3)

时间:2021-08-31

  在面对别人误会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这样的误会,根本上还是自己处事上有不当的地方,更应该深深地省查自己,从这些地方改过就行了。这时别人无论说什么,也无论对错,我们敬谢不敏,感恩顺承。

  教人纳谏的经句二:“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前面的经文是人家见到我们的过错,开口亲自指出来给我们听,这时候如果还不能听乃至于心生怨违,真是太愚蠢了。这一句经文是告诉我们,别人不开口教训我们,而是身教,我们也要恭敬地听从劝告,外则思齐,内则省过,从善如流断恶如仇。

  见善思齐,见人好的就要学习,因为人家在表演好样子给我们看,我们要感谢人家,并不断追随,学成好样子。别人能做到的好事,我也是人,我也行。

  “纵去远,以渐跻”,这里的“去远”有两重含义:一是别人的地位很高,品德修养很好,我们与人家的差距很大,就象是人家已经登到一百多台阶了,我们才从两三阶开始,但不用气馁,“纵去远,以惭跻”,“渐”是慢慢、逐步,“跻”是登、升的意思,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不断地攀登,就能赶得上。

  “去远”的第二层意思,是指古人、先人,早已不在人世,从时间上离们很远了,这也是“去远”。古来圣贤很多,他们立德立功立言以遗后世,虽然时光荏苒时局变迁,人的内在本质是不变的,我们还是可以向他们学习,“以渐跻”,可以追上他。孟子没有见过孔子,但通过用心学习,他的影响超过七十二大贤而成为亚圣,这说明,人只要用心学习,不在于是否在老师身边,也不在乎这位老师是今是古。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是别人立一个反面教材给我们看,他以身造恶,亲自犯错给我们看,我们这时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种子,有就立刻改过,如果没有,也要警醒自己,不要生出这样的种子。这样,这个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以身试法的老师,他不惜牺牲自己教导我们,就和站在我们身边规劝我们一样。聪明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立刻学会纳谏,改正自己身上尚未发萌的恶因,从而提升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