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简介(2)

时间:2021-08-31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弟子规》这本书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

  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 》“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详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后辈敦伦绝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蜕化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基本着手。图挽犯法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基本为枝末,认枝末为基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作问题。正人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本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念,须在幼小时造就;凡是身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基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绝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弟子规》的前身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的《训蒙文》,顾名思义就是教育儿童的启蒙文。而后,清朝贾存仁先生对《训蒙文》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修改和订正,把文体变成了诗体,并采用了《三字经》的格式,最终成就了流传至今的传统优秀文化《弟子规》。  《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也是当今社会做人的基本教导,倡导通过在生活中学习、力行以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第一规,是做人的根本!

  《弟子规》是除《三字经》以外影响最大的三字句的儿童训蒙教材。为了让青少年朋友了解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作者对本书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对每句话增加了讲解和能充分反映这句话主体思想的故事,配以活泼有趣的插图和通俗的英语翻译,定会增加阅读的乐趣。相信少年朋友通过对此书的阅读,一定能增长不少有益的知识,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