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学反思(2)

时间:2021-08-31

《弟子规》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理解各种表现笑的词语之间的区别。

  3.能根据不同的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4.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

  5.培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

  2.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3.初步学习《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正音。

  3.分两组出示生字卡,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偏旁“厂”和“穴”)

  4.课件出示古代汉字及相应图片,教师讲解“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以及

  二、词语积累

  (一)笑得不一样

  1.播放剪辑视频。教师:这些都是不同的笑,场合不同时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

  2.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理解词意。理解每一种笑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一边放一边讲解,一一对应)

  4.读一读。教师读词语,全班学生来演一演,看谁反应最快,演得最像。

  (二)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教师:“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导: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

  3.举例,验证猜想。观察剩下5个词语,验证这个规律。

  4.小结:我们学过这种类型的词语还有很多,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那么它们组成的词也和它们意思差不多,掌握了这个规律,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2.请写出几个描写笑的词语。

  微笑

  三、句子朗读

  1.出示3句带加点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2.加点的'部分,应该怎样读出相应的语气呢?(怎样读好加点部分)

  教师指导:“连蹦带跳”读出欢快、兴奋,声音洪亮,语速较快,可带动作读;

  “难为情”读出勉强、愧疚的感觉,声音低,语速慢;

  “和颜悦色”读出和蔼、平易近人的感觉。

  3.指导读句子。分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弟子规》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69页《弟子规》节选,把不理解、不会读的地方画出来。

  4.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比赛朗读。

  5.教师讲解《弟子规》的内容。

  6.学生自由背诵《弟子规》。全班齐背《弟子规》。

  二、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任务、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读短文。分四个角色:老奶奶、大儿子、小儿子、老爷爷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语文园地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读读认认和阅读理解。难度遵循从易到难,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注重让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我从旁引导,给予学生正确的探究方向,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也充分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弟子规》作为我国文化经典,从低年段的学生开始接触。这节课上,我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弟子规》的内容,熟读并背诵《弟子规》,初步培养古文的朗读语感,感受古文的韵律。《弟子规》的内容对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让学生能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讲文明的学生。

《弟子规》教学反思5

  1、拓展教材,使教学内容丰富立体

  《弟子规》虽然是国学经典,但时代不同,里面涉及的一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教学环节,比如说说父母生病时你该怎样做?演演在平时的生活中又该怎样孝敬父母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有事做,他们在上课时发言踊跃,积极表现,得到的知识和启迪也超越了原来的教材。

  2、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能力,升华了学生情感

  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理解《弟子规》原话的意思,理解了之后又设置了几个问题让他们学会活学活用,培养了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他们能很快说出原文意思,在解决实际问题环节,他们的积极和用心超出了我的想象,基本上能很完整地解决现实问题。另外我通过让孩子们讨论生病时怎样照顾父母,平时又该怎么做?对父母之外的人应如何感恩等环节让孩子的孝心得到了升华,在写话环节他们写出了很多感人肺腑的话语言。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在准备这节拓展课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活动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提高?这些问题促使我一遍遍地精研教材,查找相关资料,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

  4、不足之处

  1。由于个别同学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对父母的关心,在交流怎样孝敬父母时有人云亦云的现象。

  2。部分学生自我表现欲太强,课堂气氛过于活跃。

  改进设想

  1、课前应多让孩子搜集一些孝敬父母的小故事,搜集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行动的过程,这样在课堂上交流时效果会更好些。

  2、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要让学生懂得倾听,懂得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