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让孩子懂事了(2)

时间:2021-08-31

[知识拓展]

  《弟子规》让孩子心灵得到滋养

  饭桌上,小孩子抢座位,抢着往自己碗里夹东西,全然不顾旁边有长辈甚至老人?生活中,孩子是否总是很自私,让他把东西分享出来,犹如割他的肉?……今天,让我们看看这两个孩子,在《弟子规》潜移默化影响下,如何变得越来越惹人爱。

  “长者先,幼者后”

  诵着《弟子规》孩子悄悄在长大

  “弟子规,圣人训……”每天在谭壹心琅琅的读书声中,我欣喜地感受着《弟子规》带给她的巨大变化。

  壹心以前比较挑食,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抢着吃。现在,她要等到所有人都坐好了才坐下,爷爷让她先坐下吃饭时,她就说:“长者立,幼勿坐。”夹菜也是等大家都动筷子了她才动,还说:“长者先,幼者后。”

  有一次我重感冒躺在床上休息,怕传染给女儿,让她不要靠近我。女儿委屈地说:“老师教我们‘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妈妈生病了,我要照顾妈妈。”孩子为我端来喝药的开水,小心地用嘴吹了吹;拧来热毛巾敷在我额头上。看着孩子满脸的关切之情,我心中充满了感动:感动于孩子在学校学习《弟子规》后,知道了“孝”——孝顺长辈;知道了“爱”——爱自己的父母家人、爱自己身边的人。

  沁润于心爱的种子会生根发芽

  壹心的成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独生子女,父母宠爱,挑食且自负。但是自从上学后改变很大,特别是我们的经典诵读学了《弟子规》之后,她真的长大了,变得懂事,知道感恩。应该说,经典不仅仅是让一个孩子在改变,教师与全班的孩子都在变化。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也正是学校育人理念——“沁润于心,浪漫于形”。

  经典诵读于2003年正式进入龙王庙正街小学课程,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研究,已成为一门特色校本课程。课程将语文学科的语言积累的要求与德育的育人要求紧密结合,在诵读中领悟“人”的核心。在教师、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心灵的滋养,爱的种子在这样的润育中开始生根、发芽。

  “己有能,勿自私”

  曾经自我的他如今人见人爱

  在培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我更看重人格和品德的培养。《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经典,我觉得我们不能遗忘,而是更应该认真地坚持传承。

  孩子从小老人比较溺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行,不懂得分享,小伙伴们慢慢地疏远了他。他也表现出非常孤独和沮丧。于是我从每天的睡前故事开始,有意识将《弟子规》一点点讲给他听。“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在潜移默化下,儿子渐渐摒弃掉自私的习惯,重新获得了小伙伴们喜欢。

  良好的品行及高尚的品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熟读和深刻理解《弟子规》会启蒙孩子的智慧,净化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孩子,有许多受到整个家庭尤其是爷爷奶奶的过度关爱,宇楷只是其中一个。但是,《弟子规》让宇楷懂得了分享与感恩,恭敬谦卑,在同学中受到了欢迎。

  东光实验小学将国学教育纳入品质拓展课程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髓,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国学进课堂”,学科课堂和德育课堂(午会、晨训课)都有琅琅书声;“国学进家庭”,和爸爸妈妈学经典,对家长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国学进社区”,孩子们向社区居民宣扬国学经典,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