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还是不读?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弟子规》能算作国学经典?《弟子规》让孩子失去是非观?孩子们该不该阅读与学习?

  孩子从学校回来,嘴里不停的背诵着“弟子规,圣人训......父 母 呼 ,应 勿 缓 ,父 母 命 ,行 勿 懒......”。我跟他说,别背诵这东西。他反问我:“这是作业,要背诵的。你怎么不让我背诵呢?”。我随口给了他一个回答:“要是你爸爸是个混蛋,你还要什么都听他的吗?那样的话,你不也变成混蛋了吗?”

  孩子还真听我的话。他真就不读《弟子规》了。而我,却陷入了内心的纠结。那么多人在宣传《弟子规》,那么多人在读。难道我的感觉错了?我会不会误导孩子?通过反复阅读大家的感受,我确认我没有错。我认为夸大《弟子规》的作用,天天背诵《弟子规》是不好的。列举如下:

  1、《弟子规》不能算作国学经典。它只不过是清朝人们给孩子读的训蒙文。其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满族人以几十万人统治几亿汉族人,他们内心是恐惧的,统治者需要思想上的统治,需要顺民。《弟子规》正好是这样一个驯化老百姓的工具,所以它一出现,就被皇帝推崇吹捧。表面上它是对儒家思想的阐释,实质上和儒家思想有很多矛盾的地方。

  2、《弟子规》是一本奴化教育的典型教材。它360句,1080个字。句句都是“要怎样怎样,不要怎样怎样”。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在我看来,1080个字可以浓缩为4个字“听话,服从”。难怪有网友评论说:认认真真学《弟子规》,规规矩矩做好奴才。

  3、《弟子规》以教育的幌子消灭孩子的灵性。天地万物,各有生机和灵性。孩子最可贵的是他的天真无邪,生机勃勃。如果套上《弟子规》这样的紧箍咒,孩子变成一个绝对“听话”的“乖孩子”,谁还能看到孩子灿烂的笑脸?比较一下马戏团里的动物和野生动物,差别马上就能体会到。

  4、《弟子规》让孩子失去生存能力。几十年的观察发现,越“听话”的孩子越没有用。没用的孩子在社会上生存能力差。

  5、《弟子规》让孩子失去创造力。一个思想和心智被严格的规矩限制的人,一个在长辈面前不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的人,一个不敢挑战任何权威的人,创造力从哪里来?一个人没有创造力,就不能进步,一个民族没有创造力,就会落后挨打。

  6、《弟子规》让孩子丧失勇气。有一句名言:如果你失掉了钱财,那只是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掉了健康,那你就失去了大部分,如果你失掉了勇气,你就失去了一切。

  7、《弟子规》让孩子失去是非观。它教人明哲保身,不问是非。显然是失大义的哲学。

  8、天天背诵《弟子规》真是“大人生病,孩子吃药。” 大人们道德沦丧,是非不明,利欲熏心。期望孩子们读《弟子规》来拯救心灵,是不是很搞笑?

  9、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弟子规》的教化,中国可能真是“理想”的柔顺礼仪之邦,只是中国梦可能真的要成为一场梦了。别忘了,西方强盗可不管你是不是礼仪之邦;别忘了,中国人站起来还没几天。

  10、不知什么时候,《弟子规》又成了“佛陀”们的经典。君不见,那么多打着佛的幌子的“佛教”,打着神的幌子的“基督教”。教主们的一片苦心,为的是啥?明眼人一看就知。

  总之,封建教育的恶果:人格训化,头脑僵化,脊梁软化,膝盖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