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文忠解读<弟子规>》有感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弟子规》这本“凝结了先民的智慧”的书,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一千零八十字,当我们钱文忠老师解读它时,大家学会了哪些?有何感想呢?

  孩提时代就读过《弟子规》,却不甚理解,只是摇头晃脑地背诵以取悦长辈。通过钱文忠教授的解读,我对弟子规有了深刻的理解。

  《弟子规》前身是清代教书先生李毓秀著的《训蒙文》,全书以《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展开的。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风范的最佳读物。

  钱文忠教授在书的开篇就讲到,作为蒙学教材《三字经》和《弟子规》各有侧重,《三字经》偏重知识,而《弟子规》偏重规矩。原本是比《三字经》更容易被人淡忘的《弟子规》,近年来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很多单位,甚至是外资企业用它来培训员工。使我不禁疑惑,一本浅显的蒙学教材如何能用做企业员工培训呢?奥义尽在书中。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规矩对于个人来说,事关他的人生及命运,那么对于企业就关乎其生存和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规矩,于长远计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一个没有制度没有纪律的队伍是没有生命力和生产力的。但并不是有了制度就能够将员工管理好。就像一篇新闻里报道的,一个记者到一个企业去做卧底,发现那里的员工连上厕所都要请示领导,还要登记,批准以后才能去,然后还有时间限制。结果怎么样呢?员工的精神崩溃了。企业制度的执行载体是个人。也因此,在实际管理中,有一些问题是无法用制度来规定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弟子规》的约束和引导。

  《弟子规》通篇都是在讲人的行为准则,都是对日常生活的最细微处进行规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养成。当一个人在平日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弟子规》时,他同样能在企业中做到,企业管理也就变得很简单了。只有统一了员工的价值观,才能发挥其最大潜能。而《弟子规》通过113件小事悄然塑造人的高尚正确的价值观和素养,从而给企业培养和宣传企业文化提供便捷:

  首先是伦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兄道友,第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放在企业中来说就是,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孝悌,在家孝敬父母才会忠于企业、上司,学会了尊重父母兄弟,才会在企业尊重上司、同事,与他们和睦相处。

  其次是纪律,“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从日常起居培养好习惯,按时完成工作,遵守工作时间安排;正确评估自身能力和事情难易,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然后是素质,“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等,规范个人精神面貌,提升个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恰当的职业礼仪不仅有利于个人形象,更加有利于团队合作。

  最后是诚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古往经来的从商真理。《弟子规》中的“信”,就是讲做人应有的“诚”,这对培养企业的信誉,维护企业的口碑也是至关重要。

  《弟子规》这本“凝结了先民的智慧”的书,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一千零八十字。钱文忠教授深入浅出逐一讲解,使我深刻感受到《弟子规》带来力量和震撼。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反思生活和工作中还有哪些遗憾和不足,也更让我明白今后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