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 做文明人(2篇)(2)

时间:2021-08-31

  学习弟子规,做文明学生(二)

  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字历史的古老国度。弟子规,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给我们的礼仪。弟子规,顾名思义,这是作为学生的规范。它虽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是文明的灵魂。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弟子规》中,一个“孝”字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父母对我百般疼爱,但我还会时不时地跟他们顶嘴,一想起来,就后悔不已。所以,我自己在看了《弟子规》之后,就决定:做到“孝”、“仁”、“义”……

  说实在的,我觉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时候就有这么一套教你怎么做人的书,使自己不断改善。“德”是《弟子规》主要讲的内容,它教会你如何尊重长辈,爱护小辈,孝敬老师父母,关心兄弟姐妹。时时刻刻都要以“德”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为重。真正的做到尊师重道、尊老爱幼。 看完《弟子规》之后,我感触特别深刻,因为自己平日里的一些举动,使自己对《弟子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我读到“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脑子里浮现起了一场画面:那时,妈妈叫我吃饭,而我对着电视机,跟妈妈说:“知道了,等一会儿。”接着又一埋头看电视,要妈妈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出来吃饭。那是多么的不应该啊!当我读到“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当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得时候,绝对不可以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亲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我在《弟子规》中感到惭愧的地方还有很多,这是我没有做到儿女的本职,只会和父母亲斤斤计较。

  《弟子规》还教会我们感恩,古人说得好:“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会了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还为我们百般操劳,而我们,却只会惹父母亲生气。这不是感恩,感恩二字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感恩,给过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过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过我们帮助的人;感恩天下所有的父母,你们为我们操劳的太多太多……如今,我们看了《弟子规》,已有所感悟,相信今后的我们,不会让你们继续操劳,相信今后挂在你们脸上的,是笑!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则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就比如我们学习的《弟子规》,背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一些时间了。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以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一切。学习了《弟子规》,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提高个人素质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弟子规》让我懂得:爱周围的人,爱周围的世界,爱这个大家庭。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