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弟子规》入则孝之一(2)

时间:2021-08-31

  教育的“教”字,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同时,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古人基本都知道,自己父亲的名字、爷爷的名字、曾祖父的名字、高祖父的名字。现在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曾祖父叫什么?

  传统的启蒙读物强调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弟子规》当然不会例外。所以它的第二部分,“入则孝”的部分,以八句,四组,以父母开始的句子启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四次重复“父母”两个字。字面意思根本不用解释:父母在叫你的时候,你要赶紧答应,不可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做,你要马上去做,不要懒惰拖沓;父母在教训你的时候,在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恭敬敬地聆听;父母在责备你的时候(这个“父母责”在古文里面,还有揍的意思,不仅是说你两句,还可能要揍你一顿),你也要顺从地接受。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的生命当中都会出现的事情,《弟子规》的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一点都不高,但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所以《弟子规》要求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二十四个字看起来简单,但是我们做到了吗?

  《弟子规》的要求,大部分我们也没做到,所以我们不要把它简单地当成学习和背诵的过程,而应当成反思和自我检讨的过程。你要读一段《弟子规》,检讨一下:我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