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能力目标:提高诗词文本自主分析鉴赏能力和诵读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词中所表现的情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1、鉴赏曲折婉致的词情

  2、品味词句,学会自主鉴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总:一知作者,二诵诗歌,三品诗句,四迁移品鉴

  导入:

  古人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伤别离,古人留下了多少让后人唱咏不尽的名篇佳作。

  一、知作者

  1、回忆词的产生和流派:(投影)

  词的别称。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我们平时不叫写词,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阙”或“片”。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2、柳永的生平简介:(投影)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词调传播广泛,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结合现实生活解说柳永的影响力)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得知,柳永是最早的歌坛偶像,其在当时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今天的“超女”。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影响之广之盛。甚至传说,柳永的名词《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