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蝶恋花·秋思》赏析

时间:2021-08-31

  《蝶恋花·秋思》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此词描述与情人辞家早行的全过程。上片写别前,下片写别时、别后。全词句句均由不同的画面组成,并配合以不同的声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周邦彦《蝶恋花·秋思》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010zaixian.com/wenxue)。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这是一首写别情的词。抒写离情别绪是词中常见的题材,然这首词却写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词作上片写离别前之情景。开首三句自成一段,表现由深夜到天将晓这一段时间的进程。“月皎惊乌栖不定”,写的是深夜,月光皎洁明亮,栖乌误以为天亮而惊起噪动。这是从听觉和视觉,主要是听觉(着重在乌啼,不在月色)方面的感受概括出来的,暗示即将动身上路者整夜不曾合眼。“更漏将残,?辘牵金井”,时间在推移,更残漏尽,天色将明,井边响起了?辘声,已有人汲水了。这纯是从听觉方面来写。“?辘”,应作“辘轳”,井上用来拉吊桶的滑车。“金井”,施有雕栏之井,诗词中多用为井的美称。这三句写从深夜到曙色欲破之景况,均由离人于枕上听得,为下文“唤起”作铺垫。梁费昶《行路难》诗有“唯闻哑哑城上乌,玉阑金井牵辘轳。”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唤起”,既是前三句不同声响造成的后果,又是时间推移的必然进程。即离别的时刻到来了。“两眸清炯炯”,形容一夜未睡熟的情景,如睡熟则应为“朦胧”;又是离别在即时情绪紧张的情景。“炯炯”,是说泪珠发光,联系下句中“泪花”二字,可见这双眼睛已被泪水洗过,“唤起”以后,仍带有泪花,故一望而“清”,再望而“炯炯”。明王世贞评此两句曰:“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动人”(《艺苑卮言》)。此外,这里还暗中交待这位女子之美貌,“眼如秋水”,烘托出伤别的气氛。至于“红棉冷”,则暗示她同样一夜不曾睡稳,泪水已将枕芯湿透,连“红棉”都感到心寒意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