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春江花月夜》之浅谈其艺术性(2)

时间:2021-08-31

  月亮的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大量出现,从《诗经》开始,历代都有咏月的名篇,太白的“床前明月光”,东坡的“明月几时有”,几乎家喻户晓,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文化基因和民族性格。
 

  《春江花月夜》是七言歌行,与绝句的凝练含蓄,词曲的参差错落不同,其长在于铺排描写,气脉贯串。张若虚把歌行的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巧妙地反复点染“月”与“水”,把月的变化与情绪的变化紧密连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诗境。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表达离情别绪的一首好诗。在唐代,离情成为诗歌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此诗又何以能“孤篇横绝”,以致使诗人也跻身“大家”之列呢?往往有些极好的东西一旦司空见惯,那么它也就必将失去万众瞩目的光辉,而只有能不断求新求变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而此篇正是如此。
 

  诗一开头便点名诗题------春江花月夜,诗人极尽笔力描画了一幅春江花月图:在明亮的月光下,涨满潮水的江面上,波光粼粼,江潮涌动,月随波摇;当我们再把目光放远一点,只见花草丛生的江边原野上,各种花树在月光的照耀下,银光闪耀;再远远望去 ,月光如水水如天,完全江天一色,皎皎空中惟一轮孤月散发着清冷的光辉。面对这么一幅迷人的月夜景色,诗人不由生发出感慨与疑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紧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历史的沧桑和自然之永恒使得人生 显得越发短促和易逝,只好似白驹过隙,倏忽一瞬。面对这不知等待何人的孤月轮,慨叹着人生之短促,诗人油然而生一种孤独寂寞之感,随之而生一种相思之情。流落异乡的扁舟子和明月楼上望月怀远的妇人皆在为思而愁。妙在诗人宕开一笔虚写楼上思妇的相思之举:人与月徘徊,时而举头望远,惟见月光一片,而又对镜独坐,黯然神伤。而惟月光似知侬意,原陪伴她------“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诗人紧紧抓住月亮这一在古人眼中为传情妙手的形象,相互寄情,相互祝福。至此,可谓已写尽相思之情,达于极致,然诗人又拓开一笔:昨夜又梦闲潭春花已落,然却仍不能回家。就这么借月传情并深深抱憾,以至江潭月落,斜月沉沉,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碣石潇湘有无限路。
   诗人在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景色之后-----这正是易于勾起人相思之情的图景,你想,温馨的春夜如水的月色,这怎能不使孤独游子动情-----诗人也正由此即景生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更易引起读者之身同感受。本来人已觉在这样的情景下就该是有情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而诗人却不紧不慢,又由江月之永恒感慨人生之短促。至此,情郁于胸如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诗人方始写情。然写情又不落俗套,独辟蹊径,明明是自己思念别人,却又写别人怀想自己的踟蹰寡欢,明明渴望相见,却又遗憾的不能相见,从而使全诗于一种深深的遗憾中结束,留下隽永的意味供人咀嚼不尽,玩味不止。这就是这首诗,尽管采用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机杼,虽写离情别绪,却能脱出窠臼,这便是诗人的独运之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