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作家采用 民间的眼光,摒除了来自政治视角的干扰和遮蔽,所以在她的小说中氤氲着浓重的民间气韵,浸透着民间的思想情趣。迟子建似乎不关注时代的风云变幻,也不善于 捕捉重大的历史题材,在她的笔下,既没有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也没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风流人物,作家的创作视线始终投向匍匐在这块黑土地上的芸芸众生, 从最琐屑、最平庸的日常生活的碎片中连缀广阔的社会场景,从富有感性的常态的家庭生活里映射出人们的精神状态,竭力透视造就人生悲剧的命运力量。
长篇小说 《伪满洲国》,是作家自觉承担的一个充满着历史屈辱的沉重课题,即便面对着这类政治性比较鲜明的题材,作家从民间立场出发,采用了超越民族、超越阶级的富 有人性的目光。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的基本态度是,尊重历史,保持历史的真实,在保有一个作家应有的良知的同时,对我作品中的人,不管他是中国人,还是日 本人,赋予以人性的意义。”。表现出一种来自民间的悲天悯人的博大的情怀。正是基于民间的视角,在《伪满洲国》中作家的笔墨并没有集中到政治家、军事家们 的身上,凸现出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致力描绘各个阶层的人物群像,特别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写出这些卑微的个体生命在充满政治风暴的历史时空中独特 生命形式。例如被抓作劳工的王金堂,所向往的是在劫难后能与老伴相逢,面对异族侵略者,既没有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没有展示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 节,而是表现得比较软弱与顺从。如果顺应单一的政治尺度,王金堂显然是属于一个要遭到唾弃的人物,由于作家拥有浓厚的民间情怀,便会对这被践踏蹂躏的小人 物含着由衷的哀婉与同情。看到这个脆弱的生命个体处于历史风景中所表现出的绝望、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