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孤独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迟子建在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写道:真正长生不老的是天上的东西,水中的投影不管有多么美,它都是短命的。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孤独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孤独

  “山其实是我生命的旗帜,河是我作品的一个底色。写《额尔古纳河右岸》时,我的笔是在一条忧伤的岁月之河游走,有悲伤,也有欢欣;而到了《群山之巅》,我的笔是面对着冷峻的山,风雪弥漫,笔触自然地伸向人性荒寒之处。”

  2015年盛夏,迟子建在香港书展上作了一次演讲,演讲题目是“文学的山河”——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到《群山之巅》”。这两部迟子建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创作时间间隔整整十年,一部围绕着“河”,一部穿梭于“山”。

  “在我看来,风能听出我的病,流水能听出我的病,月光能听出我的病。病是藏在我胸口中的秘密之花。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卫生院看过一次病。我郁闷了,就去风中站上一刻,它会吹散我心底的愁云;我心烦了,就到河畔去听听流水的声音,它们会立刻给我带来安定的心境。我这一生能健康地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

  《额尔古纳河右岸》描写了一个部族的变迁,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而迁徙,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坚强而长寿的家族女主人,复杂多样的家族人物,名字多得令人难以记住,多舛的人物命运,死人几乎为常事,离奇的魔幻色彩,百年的家族变迁。有几分《百年孤独》的影子,也奠定了孤独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