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2)

时间:2021-08-31

  二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文化立场

  小说中,作者是以一个异文化者的身份来看待这个弱小民族的兴衰,这个跨文化的视角使作者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文章也保持客观、理性的色彩。

  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就算是再远离主流文化,也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所以鄂温克族无可避免的会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外部的物质文明不断进入鄂温克人的生活,淘金、伐木、苏联商人的进山交易、日本的侵略,到后来的新中国成立电影和电视采访对其的曝光,都在一点点地影响他们的生活甚至思维。自然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原始的生活方式不断威胁到他们的生命,父亲林克被闪电击中死亡,“我”的第一任丈夫在雪地中冻死,第二任丈夫被熊袭击而亡,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他们无能为力,与之相比较,现代的生活有很大的优越性,定居的生活也有一定的稳定性,山下的教育和医疗都比他们原始的要先进,这对新一代的鄂温克人有很大的影响。

  外部的世界已经在不断的向前推进,而隔绝于世的这一游牧民族还在遵循着老一辈的伦理道德。文化的闭塞和思想的禁锢让他们产生了许多悲剧。“我”的母亲与伯父尼都萨满之间的爱情就在氏族的陈规陋习中被葬送。因为氏族规定,弟弟去世后,哥哥不能娶弟媳为妻,但是哥哥去世后,弟弟可以娶兄嫂为妻。达马拉与尼都萨满的爱情终究不被认可,最后郁郁而终。而且萨满文化中也有很多不合人性的地方。萨满法师一旦认定,往往会失去很大去正常人一样的资格,他们会为了集体利益而置个人利益于不顾,尼都萨满为杀死日本战马而身死,尼浩萨满为救别人性命而牺牲自己的孩子,亲子的死亡不是一般的伤痛,虽令人动容但有悖于人性,任何人都有生存下去的权利,鄂温克人也渐渐不想在看到类似的悲剧,所以萨满文化会有消亡的一天。

  原始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在鄂温克人身上上演。面对现代文化,是坚守传统还是努力适应,是在森林中继续游牧还是下山定居享受现代生活,这些都在决定着鄂温克族的命运。随着下山定居人的增多,信仰的破灭,一个民族也会很快走到尽头,他们独特的文化也将成为遗产。小说的结尾预示着这个民族的命运:“当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消亡的时候,我们连触摸它的机会都没有,最原始的气息都不存在,这是一种悲哀。”面对这一切,迟子建展示了其客观性,一方面这个独特的民族文化的存在不可否认,另一方面在社会不断进步,氏族内部的弊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终究会不适应发展而被淘汰。这是一种悲哀。但是理想的方式是什么,迟子建表达了她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以一些原始生活的永远消失和民间艺术的流失做代价的……诚然,一些古老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变,但我们在付诸行动的时候,一定不要采取连根拔除、生拉硬拽的方式。……如果一支部落消失了,我希望它完全是自然的原因,而不是人为的因素。”

  一种文化能够存在必定有其独特性,它是数代人的传承和沉淀留下了的精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系,《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这样一个文化观念的特别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