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9)

时间:2021-08-31

  现在读了迟女士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使我更觉得中国的文化与民族的危机仍然存在,这虽不是武力、政治、经济的危机,而是文化、思想方面的危机。

  试看看现在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政通人和,万费俱兴。只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变幻多端,全球化的进程和竞争的激烈的时代,我们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惜一切的开始学习外国,这一现象是一个好兆头。可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广布,网络世界的丰富,再加上英语的通行,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学生写字都不好好写了,说话也不好好说,作文中到处都是英文字母,话语中满口跑的也是英语,难道我们自己的语言就不好吗?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就不好吗?虽然现在我们通用普通话,这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使我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使我们能正确的得到对方的信息,也会更好的传承我们各个民族的文化,得到最佳的互通的效果,但这并不是让我们忘却自己的家乡话,自己的民族话,如果是这样,那就是一项莫大的罪过。我们现在学习英语,是为了什么,我直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是为了读外国的著作,那,要不是英语文字的呢?是为了与外国人说话,还是那句,要不是说英语的人呢?不要说他们也学了英语,这并不是理由,如果是这样,不仅是对他们的“侮辱”,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侵犯,我们的周总理虽然会八国的语言,可在各种的国际会议中,他说外语吗?现在我们的国家领导为何在和外国人交流时不说英语,是为了国格,是为了中国的尊严,而现在世界在缩小,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层出不穷,难道只有说英语的国家,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韩语、日语、马来语等等,不说别的,虽然现在在我们中国通用普通话,可大家对中国有多少种语言了解吗,你会几种中国的语言,英语是要学习,可也不能在平时的交际中也处处带有吧;再看看,许多的商铺、企业总以为不取个外国名字就不响亮,这是何等表现呀?还有,我想问一下,你对的外国了解多还是对中国了解的多?这个问题我不会在这里做出回答,因为我并不知道每一个人的情况,如果妄下结论,一定会有人提出反驳。中国的古老的典籍数不胜数,你读过几本,你又见过几本?再回头看看外国的典籍,还有什么没有在我们周围出现,在这里我想对我国的教育部门说一句:尽管不是所有的经典我们都能去读,但我们希望能不能将我们中国中央图书馆里的古籍善本刊印出来,让所有中国人都能看一看,一来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能增强我们民族自信心,还有我们希望这些书能由指定的部门出版,否则盗版会很多,不利于传播。再回头看,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多么浮躁的社会,尽管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将许多的文化列入中国或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又有什么用呢,最重要的是能让更多的中国人去了解去学习,像京剧像书法这样的传统文化艺术就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可这只是少数,还有更多的民族文化应该得到发扬,这也并不是仅仅是保护这一句话就可以做到的,你说是不是?在现代社会中,流行歌曲的兴起,街舞的出现,亮男美女的追求,金钱的向往,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时尚,已经是很少有人过问中国优良的文化与艺术了,也有更少的人关注着民族的文化,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中的青年人,在汉族和外国的同化下,已经失去了他们本民族的天性,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