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小说悲悯的人性抒写浅析(4)

时间:2021-08-31

  三、关注弱势群体

  迟子建小说中悲悯的人性情怀不仅表现在对正常人的抒写上,同时她也把目光投向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特殊人群――残疾人。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因为肢体的残缺或精神失常,经常被驱逐至社会的边缘,遭到其他人的愚弄和嘲笑,得不到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待遇和尊重。但迟子建却用自己宽厚、善良的心和温情的笔关注着这类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命历程。《雪坝下的新娘》中的刘曲是被打傻的,傻后的他过着简单的快乐生活,可以不用做事,可以随时去看美丽的“雪坝下的新娘”。但刘曲的傻,正是他人生悲剧的开始,众人的嘲讽,妻子对自己的背叛,可他对这一切竟还浑然不知。《采浆果的人》中大鲁二鲁是一对双胞胎兄妹,他们的父母,也就是老鲁夫妇,是一对表兄妹,这使得他们生出的孩子言语木讷,思维迟钝,严重智障。他们临终留给这对兄妹的遗言就两条:第一,不许睡在一起;第二,春天播完种,别忘了秋天下了霜就秋收。他们虽然是兄妹,但却是傻瓜,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日子久了,父母怕他们控制不了本能的欲望,所以给他们留下了这样的遗言,而两人也确实死死地遵守着,“只有大鲁二鲁,没有小鲁!”他们的出生本身就是错误,父母的愚昧直接造成了两个孩子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还有《雾月牛栏》中的宝坠,被继父打傻后,搬进牛棚,因为跟牛在一起他觉得很快乐,他的快乐只能和牛分享,永远无法与人分享。作者把“牛”写得那么富有“人性”,让宝坠在牛那里获得本该在人身上获得的温暖。这几部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主人公都是智障,也就是俗称的“傻瓜”,不论他们是生来就傻还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变傻,他们都是快乐的。迟子建说:“傻瓜成傻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他们成傻后的快乐却是相同的,喜欢游逛,喜欢笑。”(《傻瓜的乐园》)作家不忍心看到生存本来已经很艰难的他们不快乐,所以让他们活在自己的“傻瓜的乐园”中自得其乐,但在我们这些“正常人”看来却是一种无奈的悲哀,因为不管他们有多快乐,他们都永远无法融入正常人的世界。

  迟子建对残障者是心存关爱的书写,但在关爱的同时,也体现出一个作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对社会上歧视残疾人的现象表现了她的批评。

  迟子建用她富有诗意又略带忧伤的文字,带着一个女性特有的温婉细腻的特质,赞美和讴歌了美好人性,对弱势群体投以关爱和怜悯,体现出了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从而使读者也从中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