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迟子建(5)

时间:2021-08-31

  迟子建近年出版的《我的世界下雪了》,真是让我欣喜。那里面的19篇“简朴生活回忆录”,篇篇让人心动。其实在收集在书中之前,我几乎都在《文汇报》上看过,有好些我都剪了下来。《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蚊烟中的往事》、《哑巴与春天》、《农具的眼睛》、《采山的人们》……每一篇都是可以入中学生课本的。“如果是夏天,如果火烧云又把西边的天映红了的话,我们喜欢将饭桌放置在院落里吃晚饭。当然,这时候必不可少的,是笼蚊烟……”(《蚊烟中的往事》),“看一个农民的活计做得是否地道,打量他家的农具便知晓了。……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一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农具的眼睛》),“山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大的果品店。你想啊,春天的时候,你最早能从那里吃到碧蓝甘甜的羊奶子,接着……”(《采山的人们》),之后又谈到山中繁多的野菜、淙淙的泉水、各色药材……,又觉得啊,大山不仅是个大的果品店,还是一个“蔬菜铺子”“饮品店”和“中药铺子”!迟子建的想象力是非凡,而她又是平静的。读她的文字,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就像是听一个女孩给你讲她生活过的山里小镇的见闻和经历,语气啊,节奏啊,都特别好。她的叙述舒缓,平和,克制,却又时不时闪现出智慧的光辉。你有时手中没笔,心中便痒痒的,恨那些精彩的句子从眼前滑过。迟子建从不一惊一乍。她不需要弄鬼作怪。她只是平静的叙述,舒缓的调子,安静的口气,把你带入她的故乡,她的童年,她的圣洁的文学的世界……

  噢,还有一件事顺便提一下。是1997年的某一天吧,我和朋友龙冬喝多了酒,孤独无聊,不知谁提出来的给迟子建拔个电话,于是便掏出我砖头似的大哥大(真是大哥大的那种),在龙冬家附近建国门的东北首的那条胡同的墙边,两个人与电话那头的远在哈尔滨的你说了一通胡言乱语。也许迟子建早已忘记了这件事。可我却感到很是惭愧。我想如若迟子建也还记得,也会给予谅解。因为我们并无恶意。就像一个顽皮的男孩,在他喜欢的女孩的身后扔石子,那是他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呀!  我写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是想说,迟子建,你并不孤单,除爱着你的你的那些文友、同事、朋友之外,还有这么多读者深深的爱着你。你应该感到你很富有。有许多人在很远的地方默默地注视着,为你祝福,祈祷。你拥有许多你并不知晓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