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备课三题(2)

时间:2021-08-31

  二、课文中“赤壁”指何处

  这是争论已久的问题,教者对此应有一定了解。历史上,赤壁为吴将周瑜破曹军古战场,原址在湖北蒲圻,但苏轼两篇赋所写是黄州赤壁而不是当年吴魏鏖战的蒲圻赤壁,那么苏轼为何在《前后赤壁赋》中写黄州(今湖北黄冈)而非蒲圻赤壁?

  苏轼44岁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至苏轼游赤壁在黄州已二年多。作者政治上极不得意,郁闷心情无法排遣,“一时兴会所至,于是记以本文”(同上《古代汉语》注),以迁客骚人常用借情山水这一手法来述怀言志,借游黄州赤壁观美景饮酣酒发议论发古人幽思,抒自己愁情,所以课文中所写赤壁不必拘泥于蒲圻原址。再者据说苏轼当时行动不自由,并不能越出黄州到二百里以外蒲圻闲游赤壁,如清代朱日睿诗“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苏轼后世众多名人景仰肯定东坡黄州赤壁月夜泛舟怀古述志抒发其不重得失宽阔胸襟这一乐事。陆游《自雪堂登四望亭·因历访苏公遗址至安国院》,苏公指苏轼,于黄州惨雪堂;安国院,位于黄州赤壁东南,苏轼常去该院。文天祥《读〈赤壁赋〉二首》叹:“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汗漫游。”辛弃疾《霜天晓角·赤壁》赞:“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袁宏道《过赤壁》评:“周郎事业坡公赋,递与黄州作主人。”这些诗句把黄州赤壁作为人们游览凭吊当年吴魏战地古迹。以苏轼赤壁赋词(指《水调歌头》)为自己人品楷范创作明灯,充分肯定热情赞扬“东坡赋”高度艺术成就确是“古来文章辉山川,黄州胜似东坡传”(何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