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诗词鉴赏(2)

时间:2021-08-31

◇鉴赏

  此篇承《前赤壁赋》而来,也写赤壁,却自有其特色。前赋写秋夜泛舟江上,月白风清,流波万顷,主客由良辰美景而生感慨,议论宇宙人生,表观旷达情怀。后赋则由写水转向写山,着重描绘于冬夜江岸上的见闻感受,充满了超尘绝世的奇想,并用虚幻的梦境来表现作者超尘绝世以求解脱的情思。前赋长于说理,后赋精于体物,写法不同,主旨却一致。二赋合读,更能体会其中好处。

  本篇以写景、叙事为主。开篇即写作者与客人自雪堂步归临皋,由良夜美景,带出主客闲情逸致。接着文笔一顿,写到主人乘兴复游赤壁。下面便细致描画出赤壁冬夜之景与登山泛舟情况,笔触冷峻,淋漓写出寂寥清冷、幽森凄清的夜色,并突出孤鹤掠舟形象,给人以神秘恐怖之感。篇末写梦,且点明梦中道士为鹤所化,恍恍惚惚,扑朔迷离,曲折反映了作者身处逆境、力求解脱的独特感受。

  文章铺叙有致,行文流畅,有真实,有梦幻,有层次,有情致,写鹤以寄意,托梦以寓怀,可谓匠心独具。

◇妙评

  虞集云:“陆士衡云:‘赋体物而浏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

  ——明·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六

  前赋是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便是真实受用也。本不应作文字观,而文字特奇妙。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五

  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读此两赋,胜读《南华》一部。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一

  此赋与前赋有同处,有异处,有同而异处,有异而同处。尤不可不知。……究之两赋情景,与两赋笔法,虽皆异,而着想之奇同,惜词之工同,见地之高同,结构之妙同。语语之皆仙,笔笔之入化,亦无不同。人能详析两赋同异,而熟读之,何患不增长许多学问,开悟无限法门。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

  东坡真仙人也。若此二篇亦文亦诗,亦阳刚亦阴柔。随笔挥洒,皆成妙谛。令人读之,但觉飘飘弃屣,迥出尘埃之外矣。

  ——近代·贺培新《文编》卷下《后赤壁赋》诗词鉴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