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艺术形象和特色分析(2)

时间:2021-08-31

  金代武元直的《赤壁赋图》在众多“赤壁图”中最负盛名,表现的是苏轼泛舟夜游赤壁的场景。此画构图雄奇壮阔,大江奔流、石壁峭立、峰峦起伏、树木苍郁,石壁之下一小舟中,苏子与二客对饮,船夫撑篙顺流而下。烟波浩渺、宽阔的江面和高耸险峻的石壁,衬托出小舟及其乘客的渺小,让人不禁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画法上,近景山石用类似“斧劈皴”的短皴和淡墨直线皴结合,用笔法度谨严,笔力劲健,凸显出石壁的峭拔和坚硬。皴笔大致用淡墨,只在结构折转处以浓墨醒出,墨色湿润,浓淡墨色的渗化使景象稍趋朦胧。另外南宋杜莘老绘有《赤壁图》。此外,在南宋的一些工艺品上也出现了以《赤壁赋》为题材的图像,如剔红《后赤壁赋》纹盘、剔黑《后赤壁赋》纹盘以及《前赤壁赋》银盘等[1].由此可见,在宋、金时代,《赤壁赋》已成为绘画以及工艺创作的常见题材。

  与宋、金相比,元代留存至今的赤壁图和《赤壁赋》书法作品不多,但历代着录和题画诗中提到的并不少。其中赵孟頫与《赤壁赋》结缘最深,见于着录和现存的有四幅:其一行楷书《前后赤壁赋》,其二行书《前后赤壁赋》并《苏东坡像》,其三行草《前后赤壁赋》,其四行书《前赤壁赋》。除赵孟頫外,还有一书画作品,如鲜于枢的行书《后赤壁赋》,虚庵的题画诗《盛子昭<赤壁图>》等。元代题《赤壁图》的诗甚多,有赵孟頫的《题四画·赤壁》、郑思肖的《苏东坡<前赤壁赋>图》、吴师道的《游赤壁图》、房祺的《题<东坡赤壁图>》、唐元的《题亷守所得<东坡游赤壁图>》等。这些“赤壁图”今已散佚,但这一题材为元代书画家所热爱的盛况,由此可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