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恨歌》中王琦瑶的悲剧命运及现实意义(3)

时间:2021-08-31

三、悲剧的现实意义

  瑶王琦瑶在情与爱的泥淖中结束了一生,在与男人的感情漩涡中凋零消逝。王安忆甚至不吝笔墨渲染了大量宿命色彩,让她一生注定要在错过与尴尬中度过。王琦瑶情感跌宕凄惨落泊的一生,似乎是失败的,但我们不应该以成败定人。因为“亚里士多德坚持说,悲剧人物既不应该是坏人,也不应当是圣人,而是有过失的好人”⑤,毕竟王琦瑶这个“有过失的好人”本身就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悲剧意义。

  1、表现了王安忆对现代社会普遍人群的人文关怀。

  王琦瑶作为远离时代主潮,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妇女成为作者的主笔,本身就说明了作者对下层平民的普遍关注和深切的同情。在《长恨歌》里也透露出了作者对王琦瑶的赞赏,作为处于命运砧板上的“鱼肉”她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阐释着生命的真谛:活着。她把生活的细末琐事处理得游刃有余,随遇而安,甚至表现出了一些比男人更加有韧性的态度,坚守住了自己心灵的家园。例如:康明逊得知王琦瑶怀孕,竟然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而她则一个人勇敢坚强地承担下来,独自抚养大了女儿薇薇;“文革”中程先生忍受不了折磨而自杀,可王琦瑶则一个人凭着她女性的坚忍,保护了自己和女儿……因此,有人说《长恨歌》通过质询女性身份的迷失,演绎女性悲剧宿命轮回,从而思考女性的性别境界和生命体现,是在为女性的性别本位恢复而呐喊,是一本“女性主义文学”。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因为王安忆曾在《我是女性主义者吗?》一文中已经很明确否认了这个问题,她一直都不满意世人给她贴上的“女性主义和上海”这两个标签,认为那是人们对她作品的狭隘理解。尽管在作品中几乎所有的男性都遭遇到了流放的厄运,遇难的遇难,自杀的自杀,逃脱的逃脱,但作者并没有对他们进行鞭挞或指责,反而对他们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不能自我表示了无可奈何和怜悯。之所以构建这样一个女性世界王安忆说过,就是因为审美,因为女性比男性更有审美价值。因为对我们写小说的来说,决定写这个不写那个,就看他们哪一个更能进入小说。男性走上社会舞台比较早,他们简单。女性可能是情感的动物,更丰富,有内涵。王琦瑶是一个“类”,代言着整座城市甚至所有平民,在这里其实体现了作者那种对现代社会里普遍人群的人文关怀,包括男人和女人,表达了王安忆对生命存在的思考。没有对生命价值的虔诚与关怀,她决不会有如此深刻的悲剧体验,也不会做到“用心理学家的眼光,科学家的耐性,宗教的热诚,依照严密的逻辑推索下去,忘记了自我,化为故事中的角色,陪他们笑,陪他们哭”⑥,化为生命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2、体现了王安忆对社会历史的反思。

  90年代当许多作家津津有味地在重写波澜壮阔的文学史文学时,王安忆独辟蹊径谱写了《长恨歌》这出“后伤痕文学”,无疑把黄浦江边沉浸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都市男女当头一棒。作者苦心经营的王琦瑶一生悲惨的情感纠缠,无非是想通过“悲剧快感”来唤起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反思。在《长恨歌》中作者有意淡化了历史背景,只是隐隐的偶尔提到了几个年月,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反“右倾”……都是轻描淡写。然而虽是轻轻带过的一笔,却每一次都深深地触动了王琦瑶的命运,可见她的悲剧根源其实与社会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王琦瑶只是那个时代受戕害的千千万万中的一个,王安忆重现这段历史,是因为她明白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正视,也应该给那一代人一个应有的说法,而不应该像一些人那样想方设法地掩盖那段历史,并且还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王安忆作为亲身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深深体悟了那个时代在她们身上留给下的烙印。所以她以此来呼吁更多的人来反思那段心伤的历史,关心在那段历史中受苦受难的人们。并且在进入了90年代改革开放后,作者目睹了在西方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已经迷失了自我沉醉在享乐中,对社会历史早已经抛却脑后了。所以王安忆不得不以历史的形式来时时提醒人们进行反思。

  总之,《长恨歌》,作为一个表现现代人命运的悲剧,作者更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并将对人生悲剧性的认识落到日常生活,见诸于平凡世态。人性中最基本的因素欲求与不足和每个个体生命都须面对的时光之劫、生命虚无是悲剧的最基本元素。在效果追求上,《长恨歌》偏重怜悯而不是崇高。“怜悯由两个因素构成:对客体的爱和同情以及因为它的缺陷或痛苦而产生的惋惜感,作为审美感情的怜悯和秀美相关,一个秀美的事物好象在吁请我们的同情,而它那柔弱的性质又在我们心中唤起一点怜惜感”。但让一个风华绝代而又满情沧桑、多情善感而又寡情善忘的王琦瑶充当主人公,她的遭遇引起人们的正是叹息与感伤的感情,不能说这种悲剧缺乏感染力,因为任何生命都有其独立的价值和尊严,作者所要表示的正是这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价值关怀。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说:“悲剧用形而上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的和充满欢乐的”⑦ 。王安忆因对生命的深切感悟,深谙人生的痛苦和悲凉而对同类产生了悲悯情怀,从而浓墨塑造了王琦瑶的悲剧一生。它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悲剧本身经由人的反思和超越就有可能进入新的可能,这就是王琦瑶悲剧所蕴涵的根本意义。王安忆想牺牲一个王琦瑶来换取所有人的幸福,充分显示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价值关怀也是她对人生和命运的悲剧性的感受和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