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实景歌舞剧《长恨歌》案例分析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长恨歌》是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部专门刻画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历史实景歌舞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

  随着张艺谋发展了中国第一台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后,中国各大景区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出不少优秀的产品。这些旅游演出融艺术,娱乐,游览为一炉,可谓精彩纷呈。比如三峡艺术团的《盛世峡江》,张家界的《天门狐仙》、《魅力湘西》等。

  我们利用假期去了一趟西安,专门考察了其旅游演出市场。因为时间有限再加上笔者知识有限所以我们的分析还很片面。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光是演出就有《长恨歌》、《大唐芙蓉园》、《梦回大唐》等。其中多以舞剧为主。但是《长恨歌》是其中艺术和商业价值并举的一部佳作。下面就是我对《长恨歌》的初步分析。

  随着悠扬的古筝奏起,骊山上渐渐飞下一名美丽的华服少女,近二十米的高空,少女翩翩起舞,犹如仙女一般渐入水面,水面同时浮出了美丽的莲台…… 已然无法记清这是古筝的多少次响起,也无暇记得这是华服少女第几次从天飞临,晚上20点30分,每一次准确的时刻,这一优美的传说都再次被以现代科技实景展现。《长恨歌》,是千年前白居易优美迤逦的诗文,也是今日轻歌曼妙的舞姿。

  自2006年7月31日开演以来,这台大型历史实景歌舞演出一如其诞生之初,绚丽亦如之初,观赏的人潮亦如之初。

  特点一:内容新颖

  1、以爱情为主题

  《长恨歌》是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部专门刻画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舞剧。这个在目前西安同类的演出剧目中,是唯一的,也是全国唯一的。这样的主题设置,不仅使观众们耳目一新,也符合了当今人们的审美标准。既有艺术韵味,也雅俗共赏。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2、现代科技的成功运用

  以华清宫皇家园林为演出平台,以骊山秀丽的风光为大背景,在九龙湖中升

  降跌宕,以水为地,以光为景,以声为氛围,甚至将云、气等融入演出之中,让千年的传奇在此实景重现,这一切的背后,支撑的是当初5000万的投资,是一系列最先进的高科技舞台技术的运用。在《长恨歌》推出之时,作为中国首部实景历史舞剧,当时其创造了众多的第一:中国首座户外水下LED彩色表演舞台、首幅超大型折叠式LED彩幕、首幅超大型自动升降式LED彩幕、首创百万平方米山体星空,雾瀑设计、首创五十万平方米自然山体壁画投影设计、首次引进美国火海技术用于户外演出。意大利光导服饰技术,高科技手段制造的幻影龙吟、倩舞拱桥、飞天特技、动感地带等景象,使夜晚的华清宫更加梦幻美丽;隐蔽式水气冷雾、瀑水、喷淋、各色灯效、彩色动画镭射、烟雾器、音响,让一切舞台效果必现,却又不影响演员的表演;舞台两侧的即时播放演出现场实况升降投影,使三维效果百变而更增震撼。

  3、借力实景山水

  《长恨歌》是中国首部大型历史实景歌舞剧。斯山为大幕,斯水做舞台,斯地真历史,借我入戏来。夜幕完全降临,骊山成了一块天然的幕布。美妙的音乐声中,“杨玉环”从天而降,在九龙湖的水面上升起的大型LED舞台上翩翩起舞,骊山成为背景,真山、真水、舞蹈、灯光神奇结合,“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在昔日的华清宫上演了。骊山上点缀的无数盏灯,成了眨眼的星空,“杨玉环”和“唐明皇”的故事,骤然与华清池、骊山成为一体,高雅的舞蹈被实景山水与高科技的声光电衬托,帝王的爱情故事在发生地复活了。

  4.演出团队舞技精湛

  《长恨歌》由200多名专业歌舞演员共同演绎的《长恨歌》。这其中最大只有28岁,最小的只有十五岁。全部都是经过专业舞蹈训练的演员。基本功扎实艺术表现力丰富。他们用他们的艺术激情演绎着这部舞剧,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使《长恨歌》拥有的最佳的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