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作品风格是什么(2)

时间:2021-08-31

  天宝八年,满怀报国之志前往塞外开拓前程,然而并没有得意。天宝十三年,岑参再度前往塞外,报国之情更加浓烈,其边塞作品大多在此期间完成。岑参的作品及其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气势恢宏,想象及其丰富,雄奇瑰丽,奔放热情,满怀报国之情。他的作品领域很广,涉及山水,行旅,边塞,赠答等各个方面。岑参尤其擅长边塞诗,七言歌行。现存今岑参作品约403首,其中有七十多首是边塞诗。

  岑参是中国唐朝典型的边塞诗人代表,和同朝的高适并称为“高岑”。其代表作很多,如《岑嘉州集》、《轮台歌》、《逢入京使》等。岑参早期的诗歌涉猎很广,赠答,山水,感叹身世和坎坷经历等等,他到塞外之前的山水诗风格和谢兆、何逊很是相似。但是岑参的山水诗想象更为大胆和奇特,想象力很是丰富。如《暮秋山行》中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又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中的“长风吹长茅,野火烧枯桑”等等,都是意境造奇的诗句

  天宝八年,岑参初次入塞,天宝十三年,二次入塞。六七年的边塞生活让岑参零距离地感受到边塞的广袤雄奇风光,如火山云,狂风和瀚海。更是真实感受到了边关战士的军旅乡愁。岑参将这些感情全都融入到自己的边塞作品中,并在这段时期完成大量杰出的边塞诗。这些边塞诗境界开阔非凡,极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岑参晚年赶上安史之乱爆发,所以其晚年的诗歌大多感怀战争的伤乱,渐渐趋向消沉。

  岑参也是唐朝边塞诗人代表之一,和高适并称为“高岑”。长达六七年的边塞生活让岑参的边塞诗充满着边塞异域雄伟的气势,而岑参本身的个人经历和坎坷身世又使得他的边塞诗极其赋有感情而又充满着对命运的嗟叹和感怀。其代表作有《玉门关盖将军歌》、《碛中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轮台歌》等。

岑参作品风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