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专题教案(4)

时间:2021-08-31

  匈奴草场变黄,正是秋高马肥,金山西面胡骑进犯,空中飞舞着战火的狼烟,唐朝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

  将军身著铠甲,军情紧张日夜不能脱,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碰撞,凛冽寒风迎面吹来,如刀如割。

  马背上雪花,被汗气熏化,战马的斑纹上,旋即就结成了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砚水也冻凝。

  匈奴骑兵,个个闻风心惊胆战,早就料到,他们不敢短兵相接,只在车师西门,等待献俘报捷。)

  五、赏析

  朗读,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

  1、 看看这首诗在用韵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一反传统上逢双押韵的惯例,而以三句为一用韵单位,句句用韵,且平、上、入三声互换,造成一种拗峭劲折的音节,似紧锣密鼓,富有紧张促迫的感觉。可见岑诗在音律上的调度安排,加强了诗所要表现的基调。这也是岑参“奇”的特色之一。)

  2、有人说,岑参的边塞诗意奇语奇,请从文中找出例子说明。(课文问题)

  (岑参边塞诗意奇,表现为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雄奇豪壮的。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将军西征。接着又极力渲染气候严寒、寒风如刀。最后虚写战役结果,想像敌军闻风丧胆,唐军取得胜利。)

  (岑参边塞诗语奇,表现为语句豪爽,气势豪迈,渲染烘托,典型生动。从这首诗看,第一是用韵上,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激越豪壮,别具一格。第二是渲染烘托上,如“平沙茫茫黄人天,写出了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象。“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形象地写出了风的强劲与狂暴。“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生动地写出了军情的紧急和天气的恶劣。“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通过环境烘托和细节描写显现将士们的豪迈之情。)  3、前人说“读王、孟者,当于幽闲之中察其骨韵;读高、岑者,当于豪迈之外赏其风神”,请你就我们读过的诗歌,做点体会分析,并说说这两类诗歌有怎样的区别?

  (王、孟的诗,“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孟浩然),有一种悠闲

  之感,又有一种特有的清新、旷阔,赋予气势的骨韵;高、岑的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有一种豪气之感,又有一种特有的雄阔、浑厚,赋予豪壮的风神。

  两类诗歌有怎样的区别:边塞诗,有边塞的风景描写,涉及边塞的人物、器具等,风格多雄浑、豪壮、悲凉、沧桑等;山水田园诗,多山水田园风光的描写,涉及的也多是这样的人物、景物等,风格多清新、壮阔等。)  六、背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