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梨花喻飞雪”分析

时间:2021-08-31

  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想妙喻,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流露了喜悦的心情,表达了衷心的祝福,寄寓了殷勤的乡情。

岑参的“梨花喻飞雪”分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它既是一首别致的送别诗,又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可每每读完之后,总觉得印象最深的既不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别情,也不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边塞风光,而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的奇妙意境。梨花喻飞雪,的确堪称妙绝,正如殷潘《河岳英灵集》所言:“语奇体俊,意亦造奇”。反复咀嚼,意蕴丰厚,情韵悠悠。

  一、营造温馨的氛围

  雪花与梨花,就其形似而言自不必说,但各自的意象内蕴给人的感觉却迥然不同。雪花,经冬而落,尽管洁白晶莹,却叫人不寒而栗,尤其是天寒地冻的塞北的雪;而梨花,开在春天,洁白烂漫,令人平添无限的温馨与欣喜,特别是对于经历塞北苦寒的中原人。显然,诗人将梨花喻飞雪,除了描摹出雪下得大而急遽外,更重要的是给送行的氛围增添了不尽温暖与希望。读罢全诗,尽管漫天大雪好像总在飞舞着,尽管裘冷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著”,“风掣红旗冻不翻”,但给人的感觉并不寒彻,反而觉得温馨备至,与“胡琴琵琶与羌笛”的宴乐场面相融相谐。化寒冷为温暖,足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比喻的神奇的艺术魅力。难怪《诗谱》说,“岑诗尚巧主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