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意赏析(2)

时间:2021-08-31

  译文

  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

  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

  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天宝十载(751年)高仙芝改任河西节度使时,岑参曾暂驻凉州,结识了一些朋友;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任河西节度使,其僚属如高适、严武等也与岑参是老熟人,所以当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赴北庭途经凉州时,就有很多老朋友前来迎送,常欢聚夜饮。此诗写的就是与河西幕府的老同事们的一次欢聚夜饮。

  作者介绍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世称岑嘉州。卒于成都。其诗长于七言歌行。所作题材广泛,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