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时间:2021-08-31

  岑参的诗歌较为集中于边塞题材,西域的奇丽风光,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岑参边塞诗的特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说明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盛唐自李白杜甫之外,岑参以其边塞诗在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岑参两次出塞达六年,深刻的牛活体验和亲身阅历使他写出了许多斑斓光辉的边塞诗。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奇情壮采、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归结其诗风的形成原因,首先归结于盛唐开明的政治环境,其次是盛唐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的文化气象,再是岑参两次出塞丰富独特的经历以及他个人对外部环境独特的关注与理解四方面。在边塞诗诗风特点上,岑参的边塞诗又可具体概括为“壮”“奇”两大代表特色。“壮”如:壮烈的志向,主要表现在诗人建功报国的壮烈志向与宏伟抱负。壮伟的形象,表现在诗人笔下的众多雄壮、威武的边庭健儿形象。

  以及深邃旷远的壮阔意境,奋发向上,乐观执着,坚定不移的豪壮格调等。“奇”如:题材奇异,道人之所未见,叙人之所未闻,描写西域独特的景观,民俗,音乐舞蹈等。构思奇巧,立意构思新奇,出人意表,意象独造,充满奇思妙想。表现手法奇特,如想象奇异,修辞于法奇特,细节神奇等。语言奇异,如炼字奇,将口语运用到诗中,造语奇警等。另外还有诗体新颖,调、韵奇特的特点,岑参的边塞诗作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他的诗在《岑嘉州诗集》中三百六十首,其中约五分之一是在河陇、安西、北庭时所,这些诗歌题材广泛,以他独特的创作和审美给边塞诗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既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有强的传播意义,并且对于以中原文化为丰的唐文化中沉淀的民族心态也有很重要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岑参的边塞诗为人们提供了一条体验不熟悉的边疆事物、异域情调的途径,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相瓦理解。其次岑参边塞诗中豪迈慷慨,奔放昂扬,乐观积极的阳刚之气,对于盛唐文化审美情趣向壮美的转化具有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