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采薇》的叙事结构及寓意新探(3)

时间:2021-08-31

  二、“吃”的困境:重复与颠覆

  我们在阅读《采薇》时,若没有历史和传说的故事作为背景,则失去了文化阐释的大语境;同样,若忽视了新的叙述产生的离间效果,就无法品味出新编故事的内涵和意蕴来。《采薇》中,新的故事既是对旧故事的重复与再叙述,同时,它又对旧故事呈现出消解和侵蚀之势。

  众所周知,伯夷和叔齐是谨遵“先王之道”的典范,谈论时事,必称“合不合先王之道”,这是几千年来文化沉积为二人打造的典型形象。鲁迅先生在《采薇》中也没有彻底否认这一点,从头至尾都在强化“节、义”,这是夷、齐二人的“大事”,这条线构成了全篇的明线。但与此同时,每当论及“大事”的时候,文中必又有意无意间与现实生活中的“小事”联系到一起。我们如果将这一系列的“小事”整理起来,发现这些小事也构成了一条线,一条暗线,与“大事”构成的明线并行不悖,并且对明线构成威胁与侵蚀。那么,表一就是对两条线的直观概括。

  透过这两条并行不悖的线索,尤其是由生活中“小事”构成的暗线条,我们看到,在对原故事的消解中,《采薇》的寓意逐步在文本中凸现出来。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到暗线当中的一系列关键词语:烙饼、粉、大饼、辣、姜汤、核桃、茯苓、清香、饭团、薇菜、鹿肉……这些词语始终与“吃”紧密相关。显然,文章对于“吃”的问题有着锲而不舍的关注,而且总是与“保节、守义”等这般“大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先生在对历史的叙事面前,不动声色地将日常性话语贯穿其中,“节义”之大事与“衣食”之小事相互照应、互为表里。我们不难发现,伯夷和叔齐的身上固然有着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的行为和事迹,但却始终无法摆脱生活的困扰,尤其是“吃”的困扰。这便是故事“新编”以后的寓意寄托之所在。  表1:

  隐居首阳山

  饿死于首阳山

  寻找食物,不识茯苓,改吃薇菜

  无薇可吃,饿死;又传说因贪嘴想吃鹿肉而饿死

  传说周武王要动兵

  武王出发,“共行天罚”

  夷、齐义阻武王

  初入首阳山,义不食周粟

  养老堂的烙饼,一天一天小下去

  不但烙饼小下去,粉也粗起来

  烙××张大饼的功夫

  伯夷怕辣,不肯喝年青太太的姜汤

  武王在养老堂张贴《太誓》

  姜子牙称二人为“义士”

  武王动兵,夷、齐准备离开养老堂

  每个字都写得有核桃一般大

  闻到茯苓的清香,沉沉睡去

  先吃下带来的饭团,才决定践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