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经典教案设计(4)

时间:2021-08-31

  明确: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四、对话和文本研讨(学生对下列问题的讨论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教师不能随便下结论,但对下列问题,应给出基本要点)

  1、乡愁的具体内涵有那些?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基本要点:

  乡愁即家园之思,是对亲人、对故土的思念。

  求学、做官、战争等原因使游子漂泊在外,导致了游子的思乡之愁。

  2、找出本诗中表现人物强烈思乡之愁的句子。(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可先分小组交流,

  后展示本组的共同成果(每组准备两到三处)。

  交流显示: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乡愁有怎样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