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薇教学实录模板(2)

时间:2021-08-31

  生:“如隔三秋”。

  师:表达爱恋时则是“执子之手——”

  生:“与子偕老”。

  师:对啊,这是多么典雅而动人的表达啊!比起现代人贫乏的语言不知要强多少倍呢。其实就是大家学过的《关雎》和《蒹葭》中也有这样的语言,回忆一下《关雎》中表达思念的诗句。

  生:“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师:《蒹葭》中主人公爱慕的“伊人”找到了吗?

  生:没有。“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师:哀而不伤,也是那样的典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采薇》,也有精妙的语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与《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

  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间的作品。

  生:诗经的“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

  师:“六义”不要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相混淆。“六艺”是指什么?

  生:《诗》《书》《礼》《乐》《易》《春秋》。

  师:而“六义”具体怎么解释?

  生: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生: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师:风、雅、颂是就不同的音乐而言的,赋、比、兴是就不同的表现手法而言的。《关雎》和《蒹葭》都属于“风”,《采薇》则属于“小雅”。此外,《诗经》中的诗歌还具有什么样的章法特点?

  生:重章叠句。

  师:对,在一唱三叹中增加了音韵上的美感,又强化了所咏之情。下面请大家把《采薇》读一遍,然后请大家将预习过程中碰到的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再看看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章法在本诗中是否也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