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城里人与乡下人》阅读题答案(2)

时间:2021-08-31

  【问题】

        11.请从主题、语言、情节等角度,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6 分)

  1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1)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香叶?没有……(3 分)

  (2)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3 分)

  13.“老农”作为乡下人的代表,请简要分析他的人物形象。(6 分)

  14.文章以“城里人与乡下人”为题,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 分)

  【答案】

  11.(1)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借乡下人在留于自己的和卖给城里人的食品上的截然不同的做法,揭示了中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2)质朴、实在的语言风格,乡下人的语言坦诚、口语化、乡土气息浓。(3)本文情节简单,文章写了我在乡下的一次聚餐,主要通过我和“老农”的对话,了解“乡下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发我社会深层的思考,从现象到本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每点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2.(1)运用连续的反问句,表达了我极度惊异之情,写出烤鱼的美味可口,为下文的故事情节作铺垫。(修辞手法1 分,内容概括1 分,结构上作用1 分)

  (2)“善良”是指老人的淳朴和对我的热情款待;(1 分)“沧桑”写出了老人饱经世事的艰辛和世故;(1 分)“惘然”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对善良的老人做出这种不义之举的困惑,同时又引出自己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发人深思。(1 分)

  13.(1)热情好客:用自己用的食物热情接待我们。“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 (2)率直实在:对我们城里人不隐瞒,说明真相。“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 (3)狭隘自私:有着很强的小农意识,把清洁的食品留给自己,把用了化肥、农药、激素的食品卖给他人。“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 ” “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 (4)表里不一,向往“城里人”生活,他一面在做着损害“城里人”的事,一方面从灵魂深处向往“城里人”的生活,文章结尾“老人很开心地告诉我们,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弄不明白城里人和乡下人原本是一体的。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