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破碎的图腾》阅读答案(2)

时间:2021-08-31

  《破碎的图腾》阅读答案

  11.(1)选B得3分,选D得2分,选C得1分,选A、E不得分。A.“阻止”一词运用不当,只是“谆谆告诫”。C.还因为牛雕做得很逼真及女店主关于图腾的话。E.“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充满神秘的色彩”无中生有。(5分)

  (2)①冷静理智,不轻易受骗。当我和所有大惊小怪的旅游者一样忙着购买珍珠链、夜光螺之类的纪念品时,小D对此不屑一顾,并谆谆告诫这些东西多半是假冒伪劣。

  ②有眼光,能够清楚地认识事物。对我购买的所谓象骨扭雕,一眼识破。

  ③做事执着,对发现的问题穷追不舍,非弄明白不可。例如对“我”买的所谓牛雕,摔了两次,终于查出真相。(6分)

  (3)当小D要摔我的牛雕时,我心中不满。

  当地第一次把牛雕摔在地上时,我心痛万分。

  当地第二次把牛雕摔在地上,并且摔得粉碎时,我恼怒不已。

  当我知道牛雕真的是假的时,我怅然。(6分)

  (4)示例一:无需有什么道德底线的限制。因为旅游时适当购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多时候购买者心里清楚这是一些假货,购买这些商品只是留作纪念,花较少的钱买到一些纪念品,有纪念意义即可。所以商家即使造假也无需有什么道德底线上的限制。

  示例二:需有道德底线的限制。商品造假,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欺骗消费者的感情,也会使商家自己失去信誉。一些小的纪念品本身无太大价值,可适当造假,但若涉及人身安全及精神层面的物品,是绝对不能造假的。因此说有些商品的造假是需要有道德底线的限制的。(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