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文学地位的重新审视(2)

时间:2021-08-31

  无论是普通读者的喜爱,还是左翼作家的否定,都不可能对冰心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真正对冰心文学创作进行评价且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梁实秋和茅盾等权威批评家。

  1923年,新月派理论权威梁实秋在《创造周报》上发表了《〈繁星〉与〈春水〉》一文。在谈论冰心的小诗前,他首先对冰心的小说进行了较高的评价:

  冰心女士是一位天才的作家,但是她的天才似乎是限于小说一方面,她的小说时常像一块锦绣,上面缀满了斑斓的彩绘,我们读了可以得到一些零碎的深厚的印象;她的小说又像是一碗八宝粥,里面掺满了各样的干果,我们读了可以得到杂样的甜酸的滋味。质言之,她的小说充满了零星的诗意。[4]

  接着谈到冰心的诗歌,梁实秋笔锋一转:

  然而她在诗的一方面,截至现在为止,没有成就过什么比较的成功的作品,并且没有显露过什么将要成功朕兆。她的诗,在量上讲不为不多,专集行世的已有《繁星》与《春水》。她所出两种,在质上讲比她自己的小说逊色多了,比起当代的诗家,也不免要退避三舍。[4]

  由此观之,梁实秋对冰心的小说较为推崇,但对冰心的小诗评价较低,甚至是相当不满:

  我读冰心诗,最大的失望便是袭受了女流作家之短,而几无女流作家之长。我从《繁星》与《春水》里认识的冰心女士,是一位冰冷到零度以下的诗人。[4]

  在梁实秋看来,冰心是散文家和小说家,而不适合写诗。这种观点对后来的冰心研究影响较大。

  冰心文学创作也得到了文学研究会权威批评家茅盾的关注。1934年,茅盾的《冰心论》发表,首次对冰心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对于同是来自文学研究会的冰心,茅盾并没有偏袒,特别是对其“爱的哲学”,他显然持批评态度,不过他说得相当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