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爱”与“真”

时间:2021-08-31

  冰心,她的一生言行,她的饱含深情的文字,都在表达她对祖国、对人民无比深情的爱。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冰心的“爱”与“真”,欢迎大家阅读!

  冰心是现代文学史上成名最早的女作家,在三十年代,有人称她是“现代女作家的第一人”,与冰心同时代的矛盾认为,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最属于她自己,她的作品中不反映社会却反映了她自己。她以柔和细腻的笔调、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新明丽的语言,构成了她艺术风格的基本特色,而母爱、童心和大自然是冰心写作的基本主题。冰心曾做过一个假设:假如她在漫长的一生中能有一个快乐的选择,她要至诚地请求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冰心的一生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讴歌母爱以及由母爱推广而来的父爱、祖国之爱,是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一直享受着最富足的母爱和父爱。父亲赋予了她豪迈、开阔的性情。

  冰心生长于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海军军官。她从小家庭环境优裕,加上受泰戈尔博爱思想的影响,使她成了爱的颂扬者。她将爱视为对抗黑夜、逃避现实风雨的港口,幻想建立一个和谐的爱的天国。因此,她的文章始终洋溢着一种清新、健康的气息。冰心文章所表达的人生观有着较为难得的强健、积极的因素,因而更富于魅力。从烟台到北京贝满女中读书的四年,学到的英文知识加上基督教义的影响。最早形成的“爱”的哲学是她早期散文中一个鲜明的宗旨,她的散文也在不遗余力的讴歌这种“爱”。不少文学史家在承认其亲切感人的同时,均不无惋惜的指出,这只是一种“弱弱的呼声”或善良者的愿望,并“不能解决人生道路问题”,甚至还有论者认为,“这种抽象的、超越一切的母爱,是没有的”。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世间最伟大、最值得拥有和需要的就是爱。对自然、对祖国、对亲人,都拥有和倾注无限的爱,这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沈从文曾经这样评价过: “十年来在创作方面,给读者的喜悦,在各个作家的作品中,还是无一人能超出冰心女士”。显然,冰心所表述的这种“爱的哲学”应当还另有意义,这个意义就是李泽厚所精辟论述的“你看,二十岁刚出头的女学生冰心的作品,她那几年的《繁星》《春水》《寄小读者》,便第一次脱去传统框架的心态,用纯然较弱的赤裸童心,敏感者世界和人生。”读她的文章仿佛是母亲耐心的教导,仁慈的宽容和和蔼的关切。读她的文章,我们感受不到世间的冷漠,遇事不幸的悲伤,感受到的是无限的,暖暖的爱意。这种无私的爱,又是那么细腻和贴切。她所表达的爱没有焦灼、痛苦、疲惫、感伤,而是始终洋溢着一种清新、健康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