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城》看湘西的风俗文化(2)

时间:2021-08-31

  二、善:互助互爱,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船总顺顺便是这一类的总代表

  他 “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面对着风雨中丧亲失业、无依无靠的翠翠,他尽释前嫌,忙前忙后。就连城中杨马兵也赶来帮忙,并重新担负起了老船夫的重任,照看那失去了一切的孤雏———翠翠。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茶峒人的善良。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血与血的对流。 2.老船夫的语言行为都体现了这个“乡下老人”善良、淳朴的心灵美

  老船夫他憨厚,质朴。他的语言间接,三五个字,却让人回味无穷。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不必出钱,有的人心中过意不去,抓把钱掷到船板上时,老人就一一拾起来,塞回那人手上去,俨然吵嘴的样子:“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有人要给钱的,老人却情不过,就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垌去买茶叶和烟草。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草烟则被一扎一扎挂在老人腰带边,过渡人谁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老人用自己一双老茧的手建起了一座桥,这桥联结了碧溪两岸,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情谊。

  三、美:人美、心美、情感美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她热情、纯真,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又从小常看着老人向那些困惫的旅人赠一杯凉茶,甚至不收过渡者的赏钱。因为在一次龙舟竞赛时邂逅船总的儿子傩送,从此暗暗倾心。至此,作者向读者展现了翠翠的青春的觉醒和萌动,朦胧的憧憬和少女羞涩的美妙心态,表现人类感情中极为美好的一面。

  在城里,爱情是自私的;在边地,爱情也变得和谐公平。祖父不想包办孙女的婚事。翠翠也坚持婚姻自主;天保、傩送兄弟虽然同时爱上翠翠,但两人却以唱歌来决定胜负,显示出边城人美好的心灵。“鲁迅的伟大在于表达中国人民的‘恨’,沈从文的伟大在于表达中国人民的‘爱’”。

  身处于繁华的大都市中的我们,眼前是那林立的高楼,琳琅的商品,穿梭的人流,怡人的乐园,这一切都令人目不暇接,让人心醉神迷;到处都是市场经济,到处都是交易,到处都是虚假的面具;在一个这样的社会中,那种人与人之间最诚挚的爱,那股由世间最清纯的情感流露所汇成的“真善美”的涓涓细流,已让许多人感到生疏———从这个角度讲,《边城》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它让我们返璞归真,它让人们去重新拾取那曾被丢失的“记忆”。